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杨柳》
《折杨柳》全文
唐 / 杨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

杨柳自堪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索与离别之苦,充满了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开篇"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表达了边疆辽阔、征战无期的孤寂感,"征人"一词已让人感觉到战争带来的离别之痛。紧接着"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凋零和离别中的哀伤做了形象的比喻。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世界。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一句中,"流星驿"如同征人的行踪难寻,而"明月关"则是思念之情的寄托。这里的"望断"和"心驰"都强化了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两句"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藁砧"在古代是行军时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这里它既可以代表着与征人之间断绝的联系,也可能象征着对征人的思念。"杨柳自堪攀"则是在表达诗人对远方征人的不舍之情,即使是在无尽的离别中,依旧渴望能够抓住哪怕是一丝与对方相连的东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边塞的萧索景象和自然物象的变化,深刻地表达了战争中的离别之痛以及对远方征人的无尽思念。

作者介绍
杨炯

杨炯
朝代:唐   籍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   生辰:650年-692年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武川摩诃院请为功德主

昔日南游又五春,马蹄踏遍武川尘。

而今却到经行处,且与摩诃作主人。

(0)

除戎堂二首·其一

除戎堂主震威名,一扫尘氛消未萌。

不出户庭成庙算,折冲樽俎有奇兵。

何须公瑾长江险,安用蒙恬万里城。

坐镇大河兵偃息,居延不复塞尘惊。

(0)

用刘润之乞冠韵

隐逸养幽慵,飘萧两鬓蓬。

角巾折暮雨,醉帽落秋风。

避暑挂石上,衔杯鹿酒中。

忘机任真率,露顶向王公。

(0)

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二首·其一

沦落天涯数十秋,区区班笔早年投。

采薇山下慵拈草,洗耳溪边懒饮牛。

振武扬威难射虎,忘机绝虑不惊鸥。

当年射策承明殿,未必轻轻输吕筹。

(0)

过天德和王辅之四首·其三

积年叨禄领台司,位重才微甚不宜。

地上流钱惭晏算,樽前决胜愧良帷。

过实声问传人口,似直愚忠结主知。

三径荒凉松菊在,他时舍此复何之。

(0)

阆山香岩院

千峰四面碧参差,十顷水田展玉池。

下界风生尘似海,半山云合雨如筛。

雷师降笔留丹篆,佛祖开基见白龟。

宝殿重新煨烬后,可怜无处觅残碑。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