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
杨柳自堪攀。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
杨柳自堪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索与离别之苦,充满了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开篇"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表达了边疆辽阔、征战无期的孤寂感,"征人"一词已让人感觉到战争带来的离别之痛。紧接着"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凋零和离别中的哀伤做了形象的比喻。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世界。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一句中,"流星驿"如同征人的行踪难寻,而"明月关"则是思念之情的寄托。这里的"望断"和"心驰"都强化了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两句"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藁砧"在古代是行军时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这里它既可以代表着与征人之间断绝的联系,也可能象征着对征人的思念。"杨柳自堪攀"则是在表达诗人对远方征人的不舍之情,即使是在无尽的离别中,依旧渴望能够抓住哪怕是一丝与对方相连的东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边塞的萧索景象和自然物象的变化,深刻地表达了战争中的离别之痛以及对远方征人的无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