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最忆是西泠,镜里双高未改青。
见说穿云开葛岭,不殊洗石出南屏。
几番金碧春边换,何处笙歌月下听。
到死不传封禅稿,斯人风节故亭亭。
旧游最忆是西泠,镜里双高未改青。
见说穿云开葛岭,不殊洗石出南屏。
几番金碧春边换,何处笙歌月下听。
到死不传封禅稿,斯人风节故亭亭。
这首《忆西湖》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回忆与描绘西湖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西湖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
首句“旧游最忆是西泠”,诗人以“旧游”开篇,点明了回忆的主题,将思绪拉回到了往昔游览西湖的时光,特别是那著名的西泠桥畔,成为了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接下来,“镜里双高未改青”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西湖比作一面镜子,反映出的不仅是自然景色的美丽,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西湖不变魅力的感慨。
“见说穿云开葛岭,不殊洗石出南屏。”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西湖周边的山色之美。葛岭与南屏山,都是西湖周边的著名景点,诗人通过“穿云”、“洗石”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这些山峰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神秘与壮丽,以及它们与西湖水色相映成趣的和谐之美。
“几番金碧春边换,何处笙歌月下听。”这两句则转向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表达了西湖四季更迭中的不同风貌。无论是春天的金碧辉煌,还是月夜下的笙歌悠扬,都让西湖的美更加丰富多样,引人入胜。
最后,“到死不传封禅稿,斯人风节故亭亭。”这两句借用了古代帝王封禅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西湖风骨与精神的敬仰。诗人认为,西湖的美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展现,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永恒不变的风骨,如同亭亭玉立的君子一般,令人敬仰。
整体而言,《忆西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西湖深厚情感的寄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昔人四十便称翁,今我早衰将毋同。
我来作客翁作主,惭无健笔追宗工。
文章偶然作游戏,宾客可欺宁儿童。
如何一代论风雅,门生乃尔相推崇。
故人途遇朱公叔,邀我来看西南峰。
丰碑屹立恣摹拓,老梅媚妩藏深丛。
群山奔赴雪初霁,涧泉一夜添清潨。
亭前置酒当日暮,山僧秉烛头如蓬。
诗人循吏自有在,盛名饮啄皆为功。
官长今无醉翁醉,岁事不见丰乐丰。
时晴仆夫促更发,盐官行李殊匆匆。
走也四载客京邑,短箠不到公卿门。
光禄清流世眉目,独念僵卧时相存。
早年文采动天下,性分夙契忘寒暄。
握手数人足隐蔽,神明霞举何轩轩。
咸丰季年国事亟,共鲧得政刑狱繁。
百司汗缩奉教令,四夷抵衅窥畿藩。
佥壬决策下殿走,六龙已驾谁扳援。
君当车辙读弹事,请斩二竖竿其元。
朱游未得上方剑,楚玮已出驺虞幡。
退焚谏草泪沾■,苍梧莫诉心烦冤。
柳伉疏传翰林重,汲黯身在朝廷尊。
乃知法从有真职,非徒簪笔檷玙璠。
昔者宣宗治仁厚,大臣敬礼如友昆。
太傅廿年长揆席,君臣一德情尤敦。
世家乔木国所恃,相门之庆钟文孙。
神羊触邪岂轻出,鸣凤应律无凡喧。
梁洋不闻召陆贽,保全终始先皇恩。
方今天日正开霁,朝局奠定无翳昏。
君居九列更慷慨,白简上殿多危言。
澄清斯世自君责,愿蓄光采培根源。
吴生写真有神致,寒冬四坐回春温。
侍中风貌玉界尺,可知峰距侔昆仑。
自惟历落笑桓茂,更揣骨相愁虞翻。
麒麟阁上速起稿,犊辕画我归邱樊。
《潘伯寅光卿属题小像》【清·李慈铭】走也四载客京邑,短箠不到公卿门。光禄清流世眉目,独念僵卧时相存。早年文采动天下,性分夙契忘寒暄。握手数人足隐蔽,神明霞举何轩轩。咸丰季年国事亟,共鲧得政刑狱繁。百司汗缩奉教令,四夷抵衅窥畿藩。佥壬决策下殿走,六龙已驾谁扳援。君当车辙读弹事,请斩二竖竿其元。朱游未得上方剑,楚玮已出驺虞幡。退焚谏草泪沾■,苍梧莫诉心烦冤。柳伉疏传翰林重,汲黯身在朝廷尊。乃知法从有真职,非徒簪笔檷玙璠。昔者宣宗治仁厚,大臣敬礼如友昆。太傅廿年长揆席,君臣一德情尤敦。世家乔木国所恃,相门之庆钟文孙。神羊触邪岂轻出,鸣凤应律无凡喧。梁洋不闻召陆贽,保全终始先皇恩。方今天日正开霁,朝局奠定无翳昏。君居九列更慷慨,白简上殿多危言。澄清斯世自君责,愿蓄光采培根源。吴生写真有神致,寒冬四坐回春温。侍中风貌玉界尺,可知峰距侔昆仑。自惟历落笑桓茂,更揣骨相愁虞翻。麒麟阁上速起稿,犊辕画我归邱樊。
https://shici.929r.com/shici/2If3NdQ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