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
犹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
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
花柳三春节,江山四望悬。
悠然出尘网,从此狎神仙。
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
犹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
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
花柳三春节,江山四望悬。
悠然出尘网,从此狎神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开篇“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立即营造出一片荒凉古旧的场景,“青幛”指的是青色的帐幕或布幔,这里用来形容古老废弃的建筑物,而“丹田”则可能是某种特定的地名或者象征性的存在,表示了一片被遗忘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出一份悠长的历史感和时间的沧桑。
紧接着,“犹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表明尽管周围环境荒凉,但诗人依旧能够辨认出“小山”的桂树以及遥远的“大罗天”。这里的“小山桂”可能象征着自然界中顽强生长的事物,而“大罗天”则是对超凡脱俗境界的一种向往。
第三句“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更深化了这种意境。“药败”表明曾经用于煎药的器具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泽,而“金炉火”则暗示着一种精致而微弱的生命力。接着,“苔昏玉女泉”则描绘了一种被青苔所覆盖、光线黯淡的泉水景象,给人以一股清幽脱俗之感。
“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中,“岁时无壁画”可能暗示着时间流逝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朝夕有阶烟”则是对静谧晨昏景象的描绘,这里的“阶烟”很可能指的是清晨或傍晚时分台阶上升腾的雾气,增添了一份淡远之美。
接下来的“花柳三春节,江山四望悬”则是对自然界中生长周期的观察,以及对壮丽景色的一种赞叹。这里的“三春节”可能指的是春季的三个时段,而“江山四望悬”则形容了一种高瞰远眺、视野开阔的壮观。
最后,“悠然出尘网, 从此狎神仙”表达了诗人超脱凡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悠然”一词充满了自在闲适的情怀,而“从此狎神仙”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追求超凡脱俗,与神仙为伍的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荒凉古观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历史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精神自由与永恒之境的向往。
春花悦时人,赏玩纷仆仆。
南园一夜风,地上红盈掬。
我似鹿皮翁,秖爱晚秋菊。
团团绿玉丛,移趁烟雨斸。
愿言早芬敷,重阳日已促。
煌煌想金葩,况此风露足。
岂止插满头,服之明两目。
滋养溉清泉,围护编翠竹。
多开万铃奇,勿变桃花俗。
酒熟落帽天,不作牛山曲。
我是蓬莱山上客,为管春风归不得。
今年更是春来迟,江南未寄梅花枝。
探春童子青霞衣,时时去上青云梯。
春风消息苦不远,瑶台瑶水冰霜浅。
蟠桃花在海东边,此花不烦春一点。
东风日夜来人间,到时先催草根软。
大都红紫心先动,小桃先觉枝头重。
更有纤纤杨柳枝,路傍先得行人弄。
诗翁自爱蟠桃花,鸾鹤不在无云车。
城南夜半无酒家,和冰和雪吞月华。
有客笑中携剑去,偷得银瓶与肥羜。
诗公两眼看浮云,为管春风不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