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苍髯枝屈缴,失笑相惊在岩穴。
老翁手持绿玉杖,独立西风双鬓雪。
修然野服山家容,平生我亦怀高风。
彭泽归来入图画,真有人间靖节翁。
古松苍髯枝屈缴,失笑相惊在岩穴。
老翁手持绿玉杖,独立西风双鬓雪。
修然野服山家容,平生我亦怀高风。
彭泽归来入图画,真有人间靖节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下老人图景。诗人以“古松苍髯枝屈缴”开篇,形象地勾勒出松树苍老而坚韧的姿态,仿佛其枝条弯曲如箭矢,充满了生命力与历史的沉淀。接着,“失笑相惊在岩穴”一句,巧妙地描绘了松林中的和谐与生机,老人与自然界的互动,增添了几分趣味和生动性。
“老翁手持绿玉杖,独立西风双鬓雪”进一步刻画了老人的形象,手持象征长寿与高贵的绿玉杖,独自站在秋风中,两鬓斑白,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这种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修然野服山家容,平生我亦怀高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认同,穿着朴素的山居服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内心保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这里不仅赞美了老人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彭泽归来入图画,真有人间靖节翁”将老人的形象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相联系,暗示老人如同陶渊明一般,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不仅赞美了老人的隐逸生活,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崇敬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下老人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的向往与赞颂。
功名归堕甑,便拂袖,不须惊。
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
人间事、良可笑,似长空、云影弄阴晴。
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浩歌一曲饭牛声。
天际暮烟冥,正百二河山。一时冠带,老却升平。
英雄亦应无用,拟风尘、万里奋鹏程。
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
绀宇瑞烟浮。仙童小、高举觅真游。
霞绚九光,徘徊若木,日宣五色,照耀瀛洲。
人争睹、翱翔趋绛阙,夭矫上昆丘。
几度骖鸾,蛾眉东畔,有时跨凤,恒岳南头。
何事暂夷犹。尽青冥远揽,碧落奇搜。
不数薰香妩媚,傅粉娇羞。
笑襁褓襜褕,人间羊祜,桑弧蓬矢,地上齐州。
剩费通家小字,衮衮公侯。
一从去岁闲油壁,尘暗香軿有谁拭。
琼娥玉媵莫迟回,为我飞书呼轸毕。
雄雷雌电倾河来,宝轮濯濯无纤埃。
桂香陌上不泥泞,虚无指点回蓬莱。
乌桥银浦沾濡彻,凤靷鸾鞭洁如雪。
犹恐黄姑净病深,更擘湿云填古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