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洞庭》
《过洞庭》全文
宋 / 王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云可有无水,风能奔走沙。

蟠深鸣老䖦,飞倦落长鸦。

地有湘头尾,山无楚正斜。

人间与天上,何处碍浮槎。

(0)
注释
云:指云彩。
无:不存在。
水:液体。
风:自然界的气流。
奔走:快速移动。
沙:沙漠中的沙粒。
蟠:盘旋。
深:深深的。
鸣:鸣叫。
老䖦:老乌鸦。
飞倦:飞翔劳累。
落:落下。
湘头尾:湘江的源头和末端。
楚正斜:楚地山脉的正常走势(这里可能指山脉弯曲而非直线)。
人间:人居住的地方。
天上:天空。
碍:阻碍。
浮槎:古代传说中能漂浮在水上的木筏。
翻译
云有时存在,有时消失,风能吹过沙漠自由奔跑。
深林中老乌鸦在鸣叫,飞翔疲倦的乌鸦落在地上。
地面有湘江的源头和末端,山脉没有固定的直线走向。
人世间与天际间,何处会阻挡住这乘筏漂流的路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与宇宙的深刻思考。开篇两句“云可有无水,风能奔走沙”写出了大自然中云、水、风、沙之间微妙而又强烈的联系和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变化。

接下来的“蟠深鸣老䖦,飞倦落长鸦”则通过对鸟儿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描写,表现出一种生灵对于环境适应与追求安定的本能。这里,“蟠深”指的是树木的枝叶浓密,“鸣老䖦”则是大雁鸣叫的声音,“飞倦落长鸦”则形容鸟儿在飞行中逐渐感到疲惫,最终选择了栖息的地方。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观察之细腻,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生命安顿与归宿的向往。

“地有湘头尾,山无楚正斜”这两句则是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人借助湘江(即今湖南省内的湘水)的曲折与楚山(今湖北省西南部山脉)的雄伟,塑造出一个既有着地理之美,又超越了凡尘纷扰的意境。

最后,“人间与天上,何处碍浮槎”则是诗人对宇宙、生命以及自我位置的一种哲思。这里“浮槎”指的是轻舟,它在波涛中漂浮,却又不受任何束缚。这一意象既可理解为诗人对于自由航行的向往,也可视作他对超越尘世束缚、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和宇宙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王质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南乡子·归雁转西楼

归雁转西楼。
薄幸音书日日收。
旧恨却凭红叶去,飕飕。
春水多情日夜流。
杨柳曲江头。
烟里青青恨不休。
九十韶光风雨半,回眸。
一片花飞一片愁。

(0)

少年游·翠罗裙解缕金丝

翠罗裙解缕金丝。
罗扇掩芳姿。
柳色凝寒,花情殢雨,生怕踏青迟。
碧纱窗外莺声嫩,春在海棠枝。
别後相思,许多憔悴,惟有落红知。

(0)

江城子·东风吹恨上眉弯

东风吹恨上眉弯。
燕初还。
杏花残。
帘里春深,帘外雨声寒。
拾翠芳期孤负却,空脉脉,倚阑干。
流苏香重玉连环。
绕屏山。
宝筝闲。
泪薄鲛绡,零露湿红兰。
瘦却舞腰浑可事,银蹀躞,半阑珊。

(0)

少年游·斜阳冉冉水边楼

斜阳冉冉水边楼。
珠箔水晶钩。
拍点红牙,萧吹紫玉,低按小梁州。
双鸾已误青楼约,谁伴月中游。
倦蝶残花,寒螀落叶,长是替人愁。

(0)

青玉案·凉亭背倚斜阳树

凉亭背倚斜阳树。
过几阵、菰蒲雨。
自棹轻舟穿柳去。
绿裙红袂,与花相似,撑入花深处。
妾家住在鸳鸯浦。
妾貌如花被花妒。
折得花归娇厮觑。
花心多怨,妾心多恨,胜似莲心苦。

(0)

汉宫春·帘卷苍云

帘卷苍云,爱初翔凤尾,忽驾虬枝。
青青岁寒自保,越样清奇。
参天溜雨,带疏苔、密藓芳蕤。
天赋与,凌霜傲雪,癯然山泽风姿。
他年栋梁共许,记雪山巫峡,曾赋新诗。
庭前可人翠幄,葱茜烟霏。
高标劲节,有青松、绿竹心知。
来试倚,摩挲黛色,一尊相祝齐眉。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