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拈如意话天涯,不道春风到杏花。
朝雨似迎新燕子,江村稀见野人家。
忙中寒食三年客,雪后音书两鬓华。
岂是草《玄》耽寂寞,欲将文字问侯芭。
偶拈如意话天涯,不道春风到杏花。
朝雨似迎新燕子,江村稀见野人家。
忙中寒食三年客,雪后音书两鬓华。
岂是草《玄》耽寂寞,欲将文字问侯芭。
这首明代诗人蔡羽的《见杏花怀吴下门生》描绘了诗人偶遇杏花开放,触发对远方吴下弟子的思念之情。首句“偶拈如意话天涯”展现了诗人手持如意,与人畅谈天南海北的画面,而未察觉春风吹过杏花的细节,流露出淡淡的惊喜和对友情的珍视。
次句“不道春风到杏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忽视,以及对杏花盛开的意外之喜。接下来,“朝雨似迎新燕子,江村稀见野人家”通过春雨和新燕的意象,描绘出江南水乡生机盎然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
“忙中寒食三年客,雪后音书两鬓华”表达了诗人在外忙碌,已度过多个寒食节,时光匆匆,岁月在白发上留下了痕迹。最后一句“岂是草《玄》耽寂寞,欲将文字问侯芭”,诗人自问是否因研读深奥的经书而沉溺于孤独,但其实内心深处是渴望与门生交流,分享学问和情感。
整首诗以见杏花为引,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和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知识交流的渴望,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出自夏门道,阡何郁累累。
冢中之黄土,皆昔贤豪才。
智辩骋非马,武力雕虎摧。
片言移山岳,噏嘘起云雷。
一朝就冥漠,玉衣顿成灰。
艳妾事他人,鸟雀罗池台。
耕耒夷便房,牛羊碎馀骸。
叩头乞司命,返彼故婴孩。
肉彼既朽骨,泽此久枯荄。
髑髅语鬼躁,相待莫相哀。
汝是未死我,我昔今汝为。
桃虫吊寒号,先死定怜谁。
长歌易泣,更为短歌。欢乐未终,头白奈何。
雊雉朝飞,以呼其妻。三年独处,念子无衣。
洪波澒洞,日月出入。照临下土,莫之所德。
南斗有酒,北斗酌之。临觞怨谣,仰天告谁。
猛虎在山,饥而不食。非以虞罗,惮子荆棘。
垂帷不眠,其中有人。抚琴不弹,焉知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