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易泣,更为短歌。欢乐未终,头白奈何。
雊雉朝飞,以呼其妻。三年独处,念子无衣。
洪波澒洞,日月出入。照临下土,莫之所德。
南斗有酒,北斗酌之。临觞怨谣,仰天告谁。
猛虎在山,饥而不食。非以虞罗,惮子荆棘。
垂帷不眠,其中有人。抚琴不弹,焉知子心。
长歌易泣,更为短歌。欢乐未终,头白奈何。
雊雉朝飞,以呼其妻。三年独处,念子无衣。
洪波澒洞,日月出入。照临下土,莫之所德。
南斗有酒,北斗酌之。临觞怨谣,仰天告谁。
猛虎在山,饥而不食。非以虞罗,惮子荆棘。
垂帷不眠,其中有人。抚琴不弹,焉知子心。
这首《短歌行》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歌情感深沉,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凉。
首句“长歌易泣,更为短歌”,开篇即点出歌唱的哀愁,长歌难抑,转而唱起短歌,暗示了内心的痛苦无法完全释放。接着“欢乐未终,头白奈何”两句,将欢乐与衰老对比,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即使曾有过欢乐,也难以抵挡岁月的无情。
“雊雉朝飞,以呼其妻”描绘了一幅清晨野鸡呼唤伴侣的画面,象征着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然而,“三年独处,念子无衣”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即使心中充满爱意,却因种种原因无法相聚,思念之情只能化为无尽的忧伤。
“洪波澒洞,日月出入。照临下土,莫之所德”几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和世态炎凉,即使光芒万丈的日月也不能普照人间的每一个角落,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南斗有酒,北斗酌之”运用星象比喻,暗示了命运的不可控,即便有酒可饮,也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临觞怨谣,仰天告谁”表达了面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上天的质问,心中的怨言无处诉说。
“猛虎在山,饥而不食。非以虞罗,惮子荆棘”以猛虎自比,虽有力量却不敢轻易行动,因为害怕外界的威胁和困难,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困境中挣扎的无力感。
“垂帷不眠,其中有人。抚琴不弹,焉知子心”最后两句,通过描述主人公夜晚独自垂帷而坐,虽有琴在手却不愿弹奏,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人情冷暖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短歌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