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到清明满树开,三春幽兴此池台。
风光何必论金谷,世事聊须醉玉杯。
一望青山云缥缈,数声黄鸟客徘徊。
诸君有意看红药,乘暇还应结驷来。
花到清明满树开,三春幽兴此池台。
风光何必论金谷,世事聊须醉玉杯。
一望青山云缥缈,数声黄鸟客徘徊。
诸君有意看红药,乘暇还应结驷来。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繁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与友人在池台间享受着三春的幽雅之趣。首联“花到清明满树开,三春幽兴此池台”以清明时节的花开为引,点明了地点和季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颔联“风光何必论金谷,世事聊须醉玉杯”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必过分追求名利,而是应该像古人那样在美景中饮酒作乐,享受生活。
颈联“一望青山云缥缈,数声黄鸟客徘徊”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青山云雾缭绕,黄鸟鸣叫,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让人心旷神怡。尾联“诸君有意看红药,乘暇还应结驷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们能再次相聚,共同欣赏园中的红花,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期待未来的相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历历疏榆转汉津,泠泠风露湿衣巾。
壶觞岂解延嘉客,泉石偏能留去人。
楼鼓声中频问夜,珠玑唾处尽成春。
请看走马长安道,何处风吹不是尘。
平生无计医凡俗,每思开轩学种竹。
息斋此画自何来,坐觉寒阴满书屋。
断根入地吴蚕僵,密叶排云威凤翔。
洒洒清风照长渭,濛濛翠雾浮清湘。
人世韶音久不作,有材如此转零落。
龙笙凤管归何处,变作秋声撼厓壑。
紫阳山高白日寒,幽人自倚疏帘看。
秪恐六丁下收拾,夜半失却青琅玕。
沧溟白日吹腥风,桃花浪蹙连春空。
一鱼金甲忽腾起,顷刻变化云雷中。
四鱼虽小亦奇健,鼓鬣偕升尾相贯。
蹄涔回首顾凡鳞,咫尺龙门隔霄汉。
刘郎写鱼如写人,鹅溪大幅开天真。
临池挥染不论月,董羽杨晖争几尘。
番水名流今大谏,头角峥嵘万人羡。
丹青此意君得知,射策还徵过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