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放约春游,日日东风唤雨鸠。
未到清明巳寒食,满城风雨为君愁。
木兰花放约春游,日日东风唤雨鸠。
未到清明巳寒食,满城风雨为君愁。
这首诗《雨中》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春日雨中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木兰花放约春游”,以木兰花的盛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引出春游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期待的氛围。接着,“日日东风唤雨鸠”一句,通过东风和雨鸠的活动,形象地表现了春日多雨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天气变化无常,给春游带来了不确定性。
“未到清明巳寒食,满城风雨为君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清明节前的寒食节,本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因连绵不断的风雨而显得愁云惨淡。这里的“君”既可指代诗人自己,也可泛指所有希望在春日里享受美好时光的人们。满城的风雨不仅破坏了春游的计划,也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被剥夺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不期而至的风雨带来的遗憾之情。彭孙贻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之中,使得诗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