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胜果僧舍与叶养源论武侯出处作数韵记之》
《胜果僧舍与叶养源论武侯出处作数韵记之》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隆中躬耕归,抱膝咏梁父。

谁称此卧龙,名字震东土。

平生惟老庞,忘言各心许。

相从亦何为,誓不入州府。

敲门刘豫州,见我欲安语。

三来信勤恳,定非曹袁侣。

社稷高帝孙,此公更儒苦。

不辞为君起,死生不相负。

呜呼豪杰士,所重在出处。

人言汉丞相,阿衡师尚父。

纶巾拜遗像,英气凛千古。

当时实少年,才二十四五。

风云有时会,人物难浪与。

诸贤诚慷慨,毋劳自夸诩。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标题为《胜果僧舍与叶养源论武侯出处作数韵记之》。通过对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赞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曹操(卧龙)和袁绍(东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士人的评价标准。

首先,诗人提到了隆中躬耕归,这里指的是刘备早年隐居隆中的生活。抱膝咏梁父,则是形容刘备与诸葛亮(即梁父)在隆中相聚时的情景。接下来,“谁称此卧龙,名字震东土”表明曹操的名声如雷贯耳,影响深远。

平生惟老庞、忘言各心许,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豪杰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愿守住一份忠诚和信用的态度。相从亦何为、誓不入州府,则是说这些士人虽然相互交往,但都有誓言,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进入官府。

敲门刘豫州,见我欲安语,表明诗人对于刘备的信任和尊敬。而“三来信勤恳,定非曹袁侣”则是说刘备对人才的三番五次邀请表现了他不同于曹操、袁绍等人的真诚。

社稷高帝孙,此公更儒苦,诗人赞扬的是刘备虽然出身皇族,但他的品格更加崇尚儒家之道,不辞为君起,死生不相负,则是表达了刘备与诸葛亮的深厚情谊和忠诚。

呜呼豪杰士,所重在出处,诗人感叹的是真正的英雄豪杰,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品格和出身。人言汉丞相,阿衡师尚父,则是说人们都称赞诸葛亮如同古代丞相(宰相)一般,而刘备对他则更像父亲一样尊崇。

纶巾拜遗像,英气凛千古,是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最后,当时实少年,才二十四五;风云有时会,人物难浪与,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年轻时代就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的赞美和困惑。

诸贤诚慷慨,毋劳自夸诩,是诗人对这些英雄豪杰的品格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不需要自我吹嘘,因为他们的才华和品德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留别张梦回

惜别张居士,慇勤寄一言。

干戈犹未已,瓢笠尚能存。

山浅无黄独,林深有白猿。

古今看欲尽,相待惟蓬门。

(0)

食荔子怀止言澹归

去年同擘荔,坐月板桥新。

复见手中物,顿思江上人。

紫霄朝暮石,京口去留津。

一纸南安信,浮沉十二旬。

(0)

萤火

尚尔微明志,遐心共隐沦。

昏霾应自见,白日畏投人。

春草独行处,禅房閒坐身。

高低怜羽短,曾不却迷津。

(0)

诸子夜集方丈

相对今何事,相期尽一生。

夜寒茶碗重,人静烛花明。

密坐偏多意,微言岂为名。

山中与山外,谁会此时情。

(0)

还雷峰寄王说作

归卧雷峰下,闻君去古冈。

同时见秋雁,一棹入寒塘。

篱菊何年醉,溪云看独长。

人生几回别,老大畏行藏。

(0)

勉诃林诸衲

寒到惊秋尽,无云天欲垂。

道情添老大,人事暗迁移。

扫叶供烹茗,担泉先灌葵。

韶光应共惜,世路此何时。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