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萤火》
《萤火》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尚尔微明志,遐心共隐沦。

昏霾应自见,白日畏投人。

春草独行处,禅房閒坐身。

高低怜羽短,曾不却迷津。

(0)
鉴赏

这首诗以“萤火”为题,借小虫之光,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尚尔微明志”,以萤火之微光喻示内心的光明与追求,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暗淡,仍坚持自我理想和信念的决心。接着,“遐心共隐沦”一句,通过“遐心”与“隐沦”的结合,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生活的内心世界。

“昏霾应自见,白日畏投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在混沌不明之时,萤火之光能照亮前行的道路;另一方面,也暗示在明亮的白天,人们往往因害怕或顾虑而不敢轻易接近,象征着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恐惧与隔阂。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寓意了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

“春草独行处,禅房閒坐身”则将场景转换至春天的田野与禅房之中,通过“独行”与“閒坐”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寻求内心平静与独立思考的精神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远离尘嚣,静心修行。

最后,“高低怜羽短,曾不却迷津”两句,以“怜羽短”表达对自然界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而“曾不却迷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意味着即使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困惑与迷茫,也不应放弃寻找方向与真理的努力,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萤火这一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社会现象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贫妇行

故人身死妻贫病,买药无钱留性命。

半箪赤饭一盂蔬,对不能餐双泪迸。

阿官卖田妾未归,税在夫家田卖谁。

乡胥改割全隐匿,妾典衣裳空被追。

零落生涯种片园,朝朝夜夜盗开门。

邻翁苦妾妾租客,客也无输叫妾论。

那更双棺四缶灰,伐山博米图葬埋。

呜呼豪强欺妾夺山去,不许盐丁燃妾柴。

十岁孤儿出县庭,空手携状投杳冥,黄堂走罢走使軿。

文书送县已三月,依旧含冤说我听。

(0)

贫病

正图奔走救寒饥,喘嗽那堪力已疲。

意是无钱休买药,情知有命不求医。

旧恩莫报空怀念,新识相逢淡更宜。

多少贫交书畀我,触来又得一篇诗。

(0)

寿山种柑命名学圃

数亩崎岖带寺傍,水颓沙石古来荒。

住山有道神通现,学圃成蹊鬼魅藏。

每隔岁华留硕果,早从春事媚幽香。

黄橙绿橘真堪咏,胜是长年引兴长。

(0)

贺四五姑七十

壮岁贫而旅,无家可语归。

见多延酒馔,躬为补裳衣。

头白诸亲忝,心丹百事违。

何堪持报德,但喜母年希。

(0)

梦故人

死生休道隔幽明,梦裹相看话旧情。

幻出他谁真面目,莫教总是自心成。

(0)

绝交赠伯已二首·其一

忙忙终日暂谈玄,便听闺房恶骂传。

郎婿已灰题柱志,亲闱曾教断机贤。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