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首尾压西东,宝塔棱层位正中。
万古林泉流王气,六朝冠盖入悲风。
烟生城郭尘昏尽,月满沙汀雪映空。
回首临川埋骨处,后来经纬付诸公。
盘龙首尾压西东,宝塔棱层位正中。
万古林泉流王气,六朝冠盖入悲风。
烟生城郭尘昏尽,月满沙汀雪映空。
回首临川埋骨处,后来经纬付诸公。
这首诗描绘了钟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厚重感。首联“盘龙首尾压西东,宝塔棱层位正中”以盘龙和宝塔为意象,生动地展现了钟山的雄伟气势,仿佛一条巨龙横跨东西,而宝塔则稳立于山中,成为钟山的标志性建筑。颔联“万古林泉流王气,六朝冠盖入悲风”进一步渲染了钟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千百年来,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更是六朝帝王将相的活动之地,王气弥漫,悲风长鸣,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沧桑。
颈联“烟生城郭尘昏尽,月满沙汀雪映空”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烟雾缭绕的城郭,尘埃散尽,月光洒满沙洲,白雪映照天空,这些景象既美丽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回首临川埋骨处,后来经纬付诸公”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之情。诗人回首往昔,想到了那些在临川埋骨的英雄豪杰,他们的智慧与勇气,如同经纬线一般,编织着历史的画卷,留给后人以启示与借鉴。整首诗通过对钟山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我送允恭出狱墙,徘徊别意各凄怆。
来逢易水波浪险,去见燕山草木黄。
子之故人周给舍,同于幽难久备尝。
迪已不肯甘流俗,论治必欲尚先王。
明哲保身虽未得,怀此赤心良可伤。
子实聪明心好古,闻其论说辄彷徨。
我抱困病足如皲,眷念时来类卧傍。
黯然别去消息杳,窘迫相与永难忘。
三尺禁网脱身去,一片袯襫到长江。
有手但执瓦缶物,有足莫走声利场。
世间棼丽一染着,能令耳目充无光。
丁宁告尔复丁宁,此真全身全性之周行。
吁嗟允恭既去矣,送子行行复行行。
回看世故总茫茫,留予露冷风凉夜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