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场事业厄蛮鞿,欲报君恩今已非。
猖獗凶酋原有种,善文循吏竟无归。
斜阳昔岭鸦千树,明月花溪庙半扉。
烈烈英风昭万古,一泓流水咽危矶。
疆场事业厄蛮鞿,欲报君恩今已非。
猖獗凶酋原有种,善文循吏竟无归。
斜阳昔岭鸦千树,明月花溪庙半扉。
烈烈英风昭万古,一泓流水咽危矶。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何士鋐为悼念殉节的崇庆牧理斋常老先生所作。通过“疆场事业厄蛮鞿”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常老先生在边疆抗敌的艰辛与困苦。接下来,“欲报君恩今已非”表达了他对未能完成报效国家使命的遗憾与无奈。
“猖獗凶酋原有种”一句,既是对敌人的蔑视,也暗含对常老先生英勇对抗敌人精神的赞扬。“善文循吏竟无归”,则表达了对常老先生不仅在军事上英勇,而且在文治上也有卓越贡献的肯定,以及对其未能回归和平生活的惋惜。
“斜阳昔岭鸦千树,明月花溪庙半扉”描绘了常老先生牺牲后,自然界的景象与人们对他怀念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庄重的氛围。最后,“烈烈英风昭万古,一泓流水咽危矶”两句,高度赞扬了常老先生的英雄气概将永远流传,并且以流水咽危矶的形象,象征着他的精神如同流水一般,即使在危难时刻也能保持坚韧不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常老先生生前事迹和牺牲后影响的描述,表达了对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老矣君何往,翩然我欲归。
文章晚未用,岁月事多违。
江接鄱阳路,风吹游子衣。
不应蘧伯玉,独悟昔年非。
客行已无聊,况此忧虑集。
颓然念远役,未见勇可习。
虚庭觉气润,远视萤火湿。
故人不我厌,踏雨相劳揖。
朝餐共饥饱,夜语同坐立。
问我去此邦,何用如此急。
干戈与瘴疠,未见可出入。
何殊知二五,而不知有十。
俛首谢勤意,此非愚所及。
天涯重离别,所至方嶪岌。
感怀平生旧,忍效儿女泣。
风沙蔽中原,道路满荆棘。
世事古则然,临分莫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