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枯木竹石寄马桓仲》
《题枯木竹石寄马桓仲》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每忆君家溪水边,排檐竹树翠生烟。

好教预扫林间石,待我重来一醉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家乡美景的怀念与向往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的静谧与和谐。

首句“每忆君家溪水边”,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友人家乡溪水边景色的深深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思乡情愫。溪水潺潺,是自然中最动听的声音之一,它不仅滋养了土地,也滋润了人们的心田。

次句“排檐竹树翠生烟”,生动地描绘了溪边竹树环绕、绿意盎然的景象。竹子与树木在雨后或清晨的雾气中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翠绿所包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三句“好教预扫林间石”,表达了诗人希望提前为再次造访时的相聚做好准备,预设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场景。这里的“预扫”不仅指清扫石头,更寓意着为朋友的到来做好一切准备,营造出宾至如归的氛围。

最后一句“待我重来一醉眠”,则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口吻,表达了诗人期待再次与友人相聚,共享美酒佳肴,畅谈人生,最后在醉意中安然入睡的愿望。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闲适、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诗意与温情。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扬州春词三首·其一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

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0)

江城子·其二九日与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烟霄。见秋毫。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

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左倾醪。右持螯。

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

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0)

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

鼎食华轩到眼前,拂衣高谢岂徒然。

九霄路上辞朝客,四皓丛中作少年。

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

洛阳旧有衡茆在,亦拟抽身伴地仙。

(0)

卧云

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0)

谢公亭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0)

梦山中故人

风雨萧萧已送愁,不堪怀抱更离忧。

故人只在千岩里,桂树无端一夜秋。

把袖追欢劳梦寐,举杯相属暂绸缪。

觉来却是天涯客,檐响潺潺泻未休。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