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闲云卷复舒,高人揽取结巢居。
朝含雨气松楸润,夕扬山光枕席虚。
刘伶短锸醉空荷,陶令挽歌生自书。
万物芸芸终有复,百年宰木谩欷歔。
一片闲云卷复舒,高人揽取结巢居。
朝含雨气松楸润,夕扬山光枕席虚。
刘伶短锸醉空荷,陶令挽歌生自书。
万物芸芸终有复,百年宰木谩欷歔。
此诗《云巢》由明代诗人胡俨所作,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云中居所图景。首句“一片闲云卷复舒”以轻盈之笔勾勒出云的自由与变化,暗示了云巢的飘渺与超脱。接着,“高人揽取结巢居”一句,点明了云巢的主人是一位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的高士,他以云为屋,与自然融为一体。
“朝含雨气松楸润,夕扬山光枕席虚。”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云巢的环境氛围,早晨时分,雨气滋润着松树和楸树,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到了傍晚,山光映照在枕席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空灵的意境。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刘伶短锸醉空荷,陶令挽歌生自书。”这里引用了刘伶和陶渊明的典故,前者是东汉末年的酒徒,后者则是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心向往之的隐逸情怀。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一句“万物芸芸终有复,百年宰木谩欷歔。”则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无奈。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悲观情绪之中,而是以“终有复”三字,暗示了对生命循环与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接受。整首诗在描绘云巢之美的同时,也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