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鹰》
《画鹰》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岸帻空堂晚,飞霜疋练秋。

野风吹苍莽,山叶助萧飕。

万羽愁相肉,千人莫浪求。

猎心吾未老,谁与臂双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鹰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鹰的神韵和环境的氛围。

首句“岸帻空堂晚”,描绘了画堂内光线渐暗的傍晚景象,岸帻(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头巾)暗示了画中人物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接着,“飞霜疋练秋”一句,以“飞霜”和“疋练”(匹练,比喻洁白的布料)形象地描绘了秋季的霜雪,与“秋”字呼应,渲染出一幅清冷而高洁的画面。

“野风吹苍莽,山叶助萧飕”两句,通过“野风”和“山叶”的动态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野风的吹拂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山叶的萧飕声则增添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两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凄凉的意境。

“万羽愁相肉,千人莫浪求”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画中的鹰描绘得栩栩如生。万羽的愁意,不仅指鹰的羽毛,也暗喻其内心的挣扎与孤独;“千人莫浪求”则表达了对猎取这种珍贵之物的警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之情。

最后,“猎心吾未老,谁与臂双韝”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心中仍怀有猎鹰的豪情,渴望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共赏这幅画作。这里的“双韝”(古代射箭时用的箭袋)象征着共同狩猎的伙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中鹰的描绘和环境氛围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少年游·其二

三分芳髻拢青丝。花下见仙姿。

殢雨情怀,沾风踪迹,相见恨欢迟。

能言艳色如桃李,曾折最先枝。

冶叶丛中,闲花堆里,那有者相知。

(0)

三部乐.榴花

浓绿丛中,露半坼芳苞,自然奇绝。

水亭风槛,正是蕤宾之月。

固知道、春色无多,但绛英数点,照眼先发。

为君的皪,尽是重心千叶。红巾又成半蹙。

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

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映秋波、艳云近睫。

知厚意、深情更切。赏玩未已,看叶下、珍味还结。

(0)

石室大岩

玉洞云深夏亦寒,客来寻胜久盘桓。

其间隐约闻鸡犬,应有仙桃待一餐。

(0)

清暑殿

窣地帘光挂水精,玉钩斜处月初生。

龙皮席上鹅毛扇,何必风来暑自清。

(0)

卫玠台

年少才非洗马才,珠光碎后玉光埋。

江南第一风流者,无复羊车过旧街。

(0)

过钱塘江迎潮

银潢翻空际天白,鲲怒鹏鶱海波击。

涌云噫气声怒号,万马驰车随霹雳。

低昂上下如桔槔,顷刻性命轻鸿毛。

赍囊负笈有夷路,一日何事常千艘。

因思羊肠盘九坂,攀援蜀道愁狖猱。

人生触处有万险,岂必此地多风涛。

愿言夷险不须问,莫负对酒持霜螯。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