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帻空堂晚,飞霜疋练秋。
野风吹苍莽,山叶助萧飕。
万羽愁相肉,千人莫浪求。
猎心吾未老,谁与臂双韝。
岸帻空堂晚,飞霜疋练秋。
野风吹苍莽,山叶助萧飕。
万羽愁相肉,千人莫浪求。
猎心吾未老,谁与臂双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鹰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鹰的神韵和环境的氛围。
首句“岸帻空堂晚”,描绘了画堂内光线渐暗的傍晚景象,岸帻(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头巾)暗示了画中人物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接着,“飞霜疋练秋”一句,以“飞霜”和“疋练”(匹练,比喻洁白的布料)形象地描绘了秋季的霜雪,与“秋”字呼应,渲染出一幅清冷而高洁的画面。
“野风吹苍莽,山叶助萧飕”两句,通过“野风”和“山叶”的动态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野风的吹拂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山叶的萧飕声则增添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两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凄凉的意境。
“万羽愁相肉,千人莫浪求”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画中的鹰描绘得栩栩如生。万羽的愁意,不仅指鹰的羽毛,也暗喻其内心的挣扎与孤独;“千人莫浪求”则表达了对猎取这种珍贵之物的警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之情。
最后,“猎心吾未老,谁与臂双韝”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心中仍怀有猎鹰的豪情,渴望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共赏这幅画作。这里的“双韝”(古代射箭时用的箭袋)象征着共同狩猎的伙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中鹰的描绘和环境氛围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浓绿丛中,露半坼芳苞,自然奇绝。
水亭风槛,正是蕤宾之月。
固知道、春色无多,但绛英数点,照眼先发。
为君的皪,尽是重心千叶。红巾又成半蹙。
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
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映秋波、艳云近睫。
知厚意、深情更切。赏玩未已,看叶下、珍味还结。
银潢翻空际天白,鲲怒鹏鶱海波击。
涌云噫气声怒号,万马驰车随霹雳。
低昂上下如桔槔,顷刻性命轻鸿毛。
赍囊负笈有夷路,一日何事常千艘。
因思羊肠盘九坂,攀援蜀道愁狖猱。
人生触处有万险,岂必此地多风涛。
愿言夷险不须问,莫负对酒持霜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