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天下士,直道可事君。
口语作奇祸,后来成积薪。
巨栋虽已捐,白璧原自珍。
百年付春梦,千载期斯人。
可怜肉食子,议者空反唇。
文华一照耀,今古无搢绅。
才高固不世,盛德终少邻。
鹿鹿数馀子,琐琐非公伦。
丰盈与名誉,讵可钟一身。
暮年林壑意,觞咏全天真。
君子与小人,两者自此分。
寄言颜巷徒,勿语伤哉贫。
香山天下士,直道可事君。
口语作奇祸,后来成积薪。
巨栋虽已捐,白璧原自珍。
百年付春梦,千载期斯人。
可怜肉食子,议者空反唇。
文华一照耀,今古无搢绅。
才高固不世,盛德终少邻。
鹿鹿数馀子,琐琐非公伦。
丰盈与名誉,讵可钟一身。
暮年林壑意,觞咏全天真。
君子与小人,两者自此分。
寄言颜巷徒,勿语伤哉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次韵刘元亢读白乐天与刘梦得书》。诗中以“香山天下士”开篇,将白居易和刘禹锡比作香山之士,象征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接着,诗人通过“直道可事君”表达了对二人正直品行的赞赏。
“口语作奇祸,后来成积薪。”这两句揭示了白居易和刘禹锡因直言进谏而遭遇的不幸,暗示了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命运的精神。随后,“巨栋虽已捐,白璧原自珍。”以“巨栋”比喻二人虽已离世,但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如同“白璧”一样珍贵,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百年付春梦,千载期斯人。”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白居易和刘禹锡伟大成就的敬仰,并期待后世能传承他们的精神。接下来,“可怜肉食子,议者空反唇。”批评那些只顾个人利益、不理解或贬低两位先贤的人,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文华一照耀,今古无搢绅。”赞扬白居易和刘禹锡的文章才华如同光芒万丈,不仅在当时,即使在后世也无人能及。“才高固不世,盛德终少邻。”进一步肯定了二人的才华和品德,指出这样的才能和美德在世间罕见。
“鹿鹿数馀子,琐琐非公伦。”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崇高评价,认为他们远超其他人的平凡之处。“丰盈与名誉,讵可钟一身。”提醒人们不应只追求物质财富和名誉,而应追求更深层次的价值。
最后,“暮年林壑意,觞咏全天真。”描绘了白居易晚年隐居山林的生活,以及他饮酒赋诗的纯真乐趣。“君子与小人,两者自此分。”明确指出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寄言颜巷徒,勿语伤哉贫。”鼓励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读书人,不要因为贫穷而失去志气和尊严。
整首诗通过对白居易和刘禹锡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推崇,同时也对那些不理解或贬低先贤的人进行了批评,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戴花刘监,算耆英会上,与吾同岁。
伊洛山川今如古,人事几番兴废。
梦枕初残,黄粱未熟,已换人间世。
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
天上赤白双凡,东来西往,出没真儿戏。
惟有神仙长年诀,长似功名富贵。
欲捣玄霜,难寻玉杵,何日蓝桥遇。
裴郎老矣,云英那肯随去。
举头南极星明,五云飘作天花雨。
龟游莲叶,鹤栖松顶,□□□露。
阿母瑶池,琼花新好,正逢初度。
对碧梧翠竹,黄庭读罢,更细味,全生处。
二十四番花信,待持入薰风旧谱。
琴鸣瑟和,兰清玉暖,云翩彩舞。
身在箫台,月明风细,犹闻笑语。
想胡麻饭熟,只应流出,向桃源路。
正一阳道长,见佳气,拥青骢。
是桐树生孙,桂枝结子,喜庆重重。
东床几多痴福,算平生、乃祖积阴功。
敢望成吾宅相,但休坠汝家风。今朝何必问穷通。
满引紫金钟。看掌上擎来,玉明五岳,漆点双瞳。
他年与君归老,向麇山、南北水西东。
不怕斜阳醉倒,有人扶两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