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
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
讵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
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
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
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
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
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
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
讵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
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
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
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
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
这首诗名为《喻时》,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比去者和来者的形象,表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更新换代以及人生无常的哲理。诗中“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两句,以旧帐和新衣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过去与未来的区别,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
"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进一步点明了事物的短暂性,即使是最美好的东西也难逃衰败的命运。接着,“讷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表达了对于生命易逝和青春不再的感慨。"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则是在反思生与死之间的瞬息万变,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在时间流转中发生变化。
诗的后半部分,“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表达了对于痛苦和疾病的担忧,它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侵袭。"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则是指出宇宙间的一切情感与变化都随着人的内心而转变。
最后,“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事物无常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智者面对这一切所能做出的反思。这一句也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情绪。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