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唯留古,书多半是经。
横裁桑节杖,直剪竹皮巾。
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
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
寄身千载下,聊游万物初。
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
双关防易断,只眼畏难全。
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边。
琴曲唯留古,书多半是经。
横裁桑节杖,直剪竹皮巾。
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
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
寄身千载下,聊游万物初。
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
双关防易断,只眼畏难全。
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边。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悠远,它通过对琴曲、书卷等物品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捕捉,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文化的留恋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中的“琴曲唯留古”与“书多半是经”两句,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哀愁。
“横裁桑节杖,直剪竹皮巾”两句,则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简约而不失雅致的生活态度。这些动作似乎也蕴含了一种对自然、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赞美。
在“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两句中,夜晚的琴声与早春的鸟鸣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不仅是对时节更迭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寂寞夜晚和新生的喜悦。
“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颜回、原宪的崇敬,他们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对于物质贫乏持有一种超然的看法。
“寄身千载下,聊游万物初”两句,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想要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历史的长河中,与自然万物共融。这种心态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永恒与超越尘世的追求。
“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则是诗人对于创作和艺术的一种深刻认识,表达了一种对真实与虚幻界限模糊的感悟,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最后,“双关防易断,只眼畏难全。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边”四句,通过对军事防御工事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于坚守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的强调,同时也可能隐喻着诗人在精神世界中的自我防御与坚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位文人的内心独白,它通过多重意象和深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自然、艺术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丰富情怀。
五岭东来势忽止,阴那山自云中起。
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
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
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
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
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
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
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
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
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
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
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吁嗟乎!
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
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
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阴那山行》【清·丘逢甲】五岭东来势忽止,阴那山自云中起。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吁嗟乎!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https://shici.929r.com/shici/KQH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