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花刘监,算耆英会上,与吾同岁。
伊洛山川今如古,人事几番兴废。
梦枕初残,黄粱未熟,已换人间世。
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
天上赤白双凡,东来西往,出没真儿戏。
惟有神仙长年诀,长似功名富贵。
欲捣玄霜,难寻玉杵,何日蓝桥遇。
裴郎老矣,云英那肯随去。
戴花刘监,算耆英会上,与吾同岁。
伊洛山川今如古,人事几番兴废。
梦枕初残,黄粱未熟,已换人间世。
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
天上赤白双凡,东来西往,出没真儿戏。
惟有神仙长年诀,长似功名富贵。
欲捣玄霜,难寻玉杵,何日蓝桥遇。
裴郎老矣,云英那肯随去。
这首《念奴娇·洛阳耆英会二首(其一)》是宋末元初词人陆文圭的作品,通过对洛阳耆英会的描绘,展现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词中以"戴花刘监"为引子,将主人公与会中的同龄人相提并论,暗示了他们共同经历的岁月沧桑。
"伊洛山川今如古,人事几番兴废",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对比,山河依旧,而人事却经历了多次兴衰更迭,流露出一种历史的苍茫感。接下来,词人通过"梦枕初残,黄粱未熟",借梦境和未成熟的美梦比喻人生短暂,世事易变。
"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意指无论贫贱富贵,生活的滋味都是一样的,反映出词人淡泊名利的态度。词的下片转向对神仙世界的想象,认为只有神仙才能超越世俗的荣华,长生不老。
"天上赤白双凡,东来西往,出没真儿戏",运用神话色彩,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然而,"欲捣玄霜,难寻玉杵,何日蓝桥遇",又透露出寻找仙药的愿望,但现实中难以实现,流露出无奈与期待。
最后,词人以裴郎自比,感叹自己年老,神仙之遇遥不可及,"云英那肯随去",表达了对青春不再、佳人不再的惋惜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宋末元初词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春光摇摇一万里,野粉残英空蜀水。
天人愁湿红锦窠,万里移根泪如洗。
苍苔裹枝雪堕地,雨中闻有西南使。
化为黄鹄凌空青,开时衔花落衔子。
绿章青简下蓬莱,滞魄游魂恨未已。
至今鹦鹉啼猩红,不随明月葬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