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洛阳耆英会二首·其一》
《念奴娇.洛阳耆英会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戴花刘监,算耆英会上,与吾同岁。

伊洛山川今如古,人事几番兴废。

梦枕初残,黄粱未熟,已换人间世。

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

天上赤白双凡,东来西往,出没真儿戏。

惟有神仙长年诀,长似功名富贵。

欲捣玄霜,难寻玉杵,何日蓝桥遇。

裴郎老矣,云英那肯随去。

(0)
鉴赏

这首《念奴娇·洛阳耆英会二首(其一)》是宋末元初词人陆文圭的作品,通过对洛阳耆英会的描绘,展现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词中以"戴花刘监"为引子,将主人公与会中的同龄人相提并论,暗示了他们共同经历的岁月沧桑。

"伊洛山川今如古,人事几番兴废",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对比,山河依旧,而人事却经历了多次兴衰更迭,流露出一种历史的苍茫感。接下来,词人通过"梦枕初残,黄粱未熟",借梦境和未成熟的美梦比喻人生短暂,世事易变。

"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意指无论贫贱富贵,生活的滋味都是一样的,反映出词人淡泊名利的态度。词的下片转向对神仙世界的想象,认为只有神仙才能超越世俗的荣华,长生不老。

"天上赤白双凡,东来西往,出没真儿戏",运用神话色彩,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然而,"欲捣玄霜,难寻玉杵,何日蓝桥遇",又透露出寻找仙药的愿望,但现实中难以实现,流露出无奈与期待。

最后,词人以裴郎自比,感叹自己年老,神仙之遇遥不可及,"云英那肯随去",表达了对青春不再、佳人不再的惋惜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宋末元初词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雨后海棠

春光摇摇一万里,野粉残英空蜀水。

天人愁湿红锦窠,万里移根泪如洗。

苍苔裹枝雪堕地,雨中闻有西南使。

化为黄鹄凌空青,开时衔花落衔子。

绿章青简下蓬莱,滞魄游魂恨未已。

至今鹦鹉啼猩红,不随明月葬空中。

(0)

端午初度·其二

向来松下鹤,今日傍谁门。

梦见瑶池沸,愁看玉垒昏。

所思多死所,焉用独生存。

可惜菖蒲老,风烟满故园。

(0)

水墨兰

三闾一朝蜕,九畹千载荒。

茫茫天壤内,春在桃李场。

幽兰有贞质,转泛欺众芳。

宁受缁尘染,尚馀风露香。

乃知德胜色,不采庸何伤。

(0)

过洞庭山书湖中所见

欲谈旧事恐悽然,谁遣奇观堕我前。

鹜阵万屯湖为黑,冰须千尺水皆悬。

无多风色似天相,阿那人家疑地仙。

更有一般堪羡处,嫩醅绿蚁醉无眠。

(0)

秋水清无底

倚杖临秋水,微茫一派平。

极深不知底,独照有馀清。

一色兼天净,千寻似鉴明。

谁能冰下语,为探地中行。

月动无移石,云飞落止泓。

沧浪佳兴动,可以濯吾缨。

(0)

晓起即事

枕上吟安未了诗,披衣趺坐自支颐。

今年暖过冬强半,昨夜霜浓晓始知。

腰带愈宽只强束,发梳常落不多丝。

衰残却喜身强健,岁稔村沽醉度时。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