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摇摇一万里,野粉残英空蜀水。
天人愁湿红锦窠,万里移根泪如洗。
苍苔裹枝雪堕地,雨中闻有西南使。
化为黄鹄凌空青,开时衔花落衔子。
绿章青简下蓬莱,滞魄游魂恨未已。
至今鹦鹉啼猩红,不随明月葬空中。
春光摇摇一万里,野粉残英空蜀水。
天人愁湿红锦窠,万里移根泪如洗。
苍苔裹枝雪堕地,雨中闻有西南使。
化为黄鹄凌空青,开时衔花落衔子。
绿章青简下蓬莱,滞魄游魂恨未已。
至今鹦鹉啼猩红,不随明月葬空中。
这首诗《雨后海棠》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描绘了雨后海棠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意境。
首句“春光摇摇一万里,野粉残英空蜀水”以广阔的春光和零落的花朵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氛围。接着,“天人愁湿红锦窠,万里移根泪如洗”两句,将海棠比作红锦,形象地描绘了海棠在雨水中的湿润与哀愁,仿佛是天人的眼泪,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海棠的悲凉之情。
“苍苔裹枝雪堕地,雨中闻有西南使”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冷与孤独,苍苔覆盖的树枝上,雪花掉落,雨声中似乎传来西南方向的消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伤的色彩。
“化为黄鹄凌空青,开时衔花落衔子”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海棠比作黄鹄,描绘了海棠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姿态,同时又暗示了海棠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海棠开花时,既衔花又衔子,既美丽又充满生机,也预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绿章青简下蓬莱,滞魄游魂恨未已”两句中,“绿章青简”象征着记录与传承,而“下蓬莱”则暗示了海棠的生命虽短暂,但其精神与情感却能流传千古,永不消逝。最后,“至今鹦鹉啼猩红,不随明月葬空中”以鹦鹉啼鸣和猩红的花瓣,强调了海棠即使在死后,其生命之美的痕迹仍能在自然界中得以体现,不随明月消失于空中,寓意着海棠的精神与美丽超越了生死,永恒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雨后海棠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生命之谜的深深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