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伯祖母暨厥耄堂叔寿·其二》
《贺伯祖母暨厥耄堂叔寿·其二》全文
明 / 李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老光临紫水边,香浮炬彻设斋筵。

一筐蘋藻无岐两,翻诵菩提已数千。

玄昊钟灵应未讫,崦嵫宣景祝更绵。

枝根共脉相传递,选择蟠桃贡叟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江为庆祝伯祖母及堂叔高寿所作。诗中以“南老光临紫水边”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祥和的画面,仿佛南老(此处指伯祖母)在紫水之畔受到香火的环绕,仪式庄重而充满敬意。接着,“香浮炬彻设斋筵”,进一步渲染了庆典的氛围,香烟缭绕,烛光通明,宴席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一筐蘋藻无岐两,翻诵菩提已数千。”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蘋藻与佛教中的菩提联系起来,寓意着对长寿与智慧的向往。蘋藻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翻诵菩提则暗示着对佛法的虔诚与修行的持久。

“玄昊钟灵应未讫,崦嵫宣景祝更绵。”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对长寿的祝愿,玄昊(天空)的钟灵(钟声)似乎还在回响,崦嵫(夕阳)的余晖也持续照耀,寓意着祝福如同日月星辰般永恒不息。

最后,“枝根共脉相传递,选择蟠桃贡叟前。”这句话表达了家族血脉的传承与延续,以及对长寿的追求。蟠桃是中国神话中象征长生不老的果实,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长辈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对长辈寿辰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族传承和长寿的重视。

作者介绍

李江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从此天津南畔景,不教都属邵尧夫。

(0)

水边早梅

梅花淡淡著寒烟,漏泄春光老屋边。

会被清池写疏影,一枝分作两枝妍。

(0)

仙塘

一椽自著此山幽,芦苇萧萧绕屋头。

野老屡来询姓字,社人相约赛春秋。

寒山此去无飞燕,白水初传有远鸥。

病起偶然成独往,冷烟斜照使人愁。

(0)

八声甘州·其一伤春

倚阑干立尽,看东风、吹度柳绵飞。

怕杜鹃啼杀,江南雁杳,游子何之。

梦断扬州芍药,落尽簇红丝。

歌吹今何在,一曲沾衣。

往事不堪重省,记柳边深巷,花外幽墀。

把菱花独照,脂粉总慵施。

怅春归、留春未住,奈春归、不管玉颜衰。

伤心事,都将分付,榆砌苔矶。

(0)

赠方云卿地理

金仙顶门一只眼,五眼通神识无限。

云卿留得眼一只,眼力最高人不识。

眼里青囊一卷经,照破山川无遁形。

口谈祸福句句验,人谓先生真鬼灵。

自言好眼与人别,当年点得白龟睛上血。

龟存双眼我双眼,两眼精明光电掣。

有时采珠撼龙宫,有时捋须探虎穴。

独眼独眼真地仙,一角灵犀妙莫传。

谁知一眼二眼化千眼,笑杀时师空眼穿。

(0)

吾庐

禹山山下是吾庐,坐处常安数卷书。

族近弟兄相聚密,家贫朋友欲来疏。

临窗种竹堪延鹤,向水开门可钓鱼。

莫羡贵人连甲第,一生能得几时居。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