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阑干立尽,看东风、吹度柳绵飞。
怕杜鹃啼杀,江南雁杳,游子何之。
梦断扬州芍药,落尽簇红丝。
歌吹今何在,一曲沾衣。
往事不堪重省,记柳边深巷,花外幽墀。
把菱花独照,脂粉总慵施。
怅春归、留春未住,奈春归、不管玉颜衰。
伤心事,都将分付,榆砌苔矶。
倚阑干立尽,看东风、吹度柳绵飞。
怕杜鹃啼杀,江南雁杳,游子何之。
梦断扬州芍药,落尽簇红丝。
歌吹今何在,一曲沾衣。
往事不堪重省,记柳边深巷,花外幽墀。
把菱花独照,脂粉总慵施。
怅春归、留春未住,奈春归、不管玉颜衰。
伤心事,都将分付,榆砌苔矶。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何梦桂创作的《八声甘州·其一·伤春》。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春光的无限留恋和哀愁。
"倚阑干立尽,看东风、吹度柳绵飞。" 这两句通过描写词人倚靠栏杆,极目望去,看着东风轻拂柳枝,使得细软的柳絮纷飞,以此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和不舍。
"怕杜鹃啼杀,江南雁杳,游子何之。" 这里则是担忧即将到来的夏日,怕那些啼食果实的杜鹃会消灭春意,而远方归来的雁鸿也只留下几丝朦胧的痕迹。词人通过询问游子何处可寻觅春色,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无奈。
"梦断扬州芍药,落尽簇红丝。歌吹今何在,一曲沾衣。" 这两句则是回忆往昔在扬州时与美人共赏芍药之乐,而如今却只剩下梦断和花谢的凄凉。词人问及往日欢乐的歌声何在,仅有一曲还能沾湿衣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往事不堪重省,记柳边深巷,花外幽墀。把菱花独照,脂粉总慵施。" 这几句则是词人回忆过去与佳人的欢聚时光,那些在柳边深巷、花园幽静处的美好往事,如今只能在心中默念。而那时轻抚菱角花独自发光,脂粉不施而成的艳丽,也是词人对往昔之美的一种慵懒态度。
"怅春归、留春未住,奈春归、不管玉颜衰。伤心事,都将分付,榆砌苔矶。" 最后几句则是表达了词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无限哀愁,虽然希望留住春光,但终究无法挽留。而那些令人心痛的事情,也只好托付给那不起波澜的榆砌苔矶间。这里的“玉颜”暗指词人所思慕的人,如今春去花落,更显得玉容无光,衰败凄凉。
总体而言,这首《八声甘州·其一·伤春》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春愁与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留存的无奈。
朝来忽接惊心报,忆别光阴非久。
济世才华,匡时抱负,天不假其年寿。关山回首。
痛病骨支离,吟笺犹袖。
此语凄凉,予肠断矣泪如豆。记送归舟时候。
感往日书来,殷勤问又。
煮茗清谈,题笺和韵,正是小庭春昼。而今知否。
叹泉路茫茫,空浇残酒。为赋哀词,衷怀已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