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攀垂柳唱《阳关》,柳复垂丝君未还。
惟有杨花易飘荡,随风吹得到阴山。
昔攀垂柳唱《阳关》,柳复垂丝君未还。
惟有杨花易飘荡,随风吹得到阴山。
这首诗名为《折杨柳》,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唐汝询所作。诗中以折柳为引子,表达了离别之情。首句“昔攀垂柳唱《阳关》”,通过回忆与友人分别时折柳唱曲的情景,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氛围。次句“柳复垂丝君未还”进一步强调友人未归,柳丝依旧,寓意着时光流转而人事无常。
后两句“惟有杨花易飘荡,随风吹得到阴山”,将视线转向飘忽不定的杨花,象征着友人的行踪不定和诗人对他的思念之情。杨花的飘荡和随风远去,暗示了离别之苦和对远方的牵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折柳为媒介,寓情于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具有鲜明的抒情特色。
欃枪狂驱万猰貐,横嚼九州无完土。
丘成血骨?成池,所过坚城孰抗拒。
宁武一城如弹丸,谁与守者周将军。
将军票鹞健绝伦,生驹搅阵刀截云。
见贼如猥身逾轻,手挈髑髅茜袍腥。
力竭骂贼血啮龈,旗竿矢集怒益震。
闺中红颜能杀贼,十发十殪无虚镝。
昆山火焰红玉爇,天壤寥寥两全节。
大同宣府真奴侪,两镇降书同日来。
长驱京阙疾于矢,贼谈宁武犹咋指。
列镇尽如周将军,我辈那能飞至此?
忽登万斛舟,如蹑长鲸背。
寄身入无涯,旷览乾坤态。
潮动风色遒,棹急云光碎。
潜通云气游,迥出人境外。
千山相簸荡,六合欲横溃。
顿觉丧我吾,何知齐小大。
幼安漂泊久,谢傅襟情在。
谁发小海讴,回帆引雄概。
青青石钟山,凛凛湖口关。
浔阳汇彭蠡,九派奔潺湲。
东南估客度江津,湖口新关愁杀人。
乌逢艇子大于叶,朝去昏还两算缗。
江边怪石如刀戟,冲涛触船船寸坼。
谁能冒险瞬息停,一任当关恣抑勒。
正税还兼杂税供,九税何曾入大农。
一自新关移使者,棹歌声断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