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山山下是吾庐,坐处常安数卷书。
族近弟兄相聚密,家贫朋友欲来疏。
临窗种竹堪延鹤,向水开门可钓鱼。
莫羡贵人连甲第,一生能得几时居。
禹山山下是吾庐,坐处常安数卷书。
族近弟兄相聚密,家贫朋友欲来疏。
临窗种竹堪延鹤,向水开门可钓鱼。
莫羡贵人连甲第,一生能得几时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平和安宁的田园生活场景。诗人在禹山脚下拥有自己的小屋,常坐在那里翻阅着几卷书籍,这表明诗人热爱学习,对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家族之间的关系亲密,兄弟们经常聚集在一起,这种团结和睦的氛围给人以温馨之感。
然而,尽管家庭生活充满了温暖,但经济状况并不宽裕,所以朋友来往也就变得比较稀疏。这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生活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友情不因物质条件而改变的珍视。
在自然环境方面,诗人通过“临窗种竹堪延鹤”和“向水开门可钓鱼”两句,描绘了自己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窗前种植的竹子可能吸引了仙鹤这样的吉祥之物,而面对河水的家门,则是捕鱼休闲的好去处。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两句“莫羡贵人连甲第,一生能得几时居”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富贵之人的奢华生活没有羡慕之心,而是珍惜自己能够安稳度日的时光。这里的“几时居”暗含着对平静生活不易获得和保持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对于平淡、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知识、家庭、友情与自然等价值的珍视。
平生何居士,一壑清江濆。
达观真在士,独往乃声闻。
我亦策蹇步,不甘子绝群。
追逐到灭景,回视嗟纷纭。
今朝玉储开,群仙剪瑶裙。
迷空散一花,万叠屯寒云。
赏心会两遂,百忧销一焚。
双凤已鸣似,神椎搞孤军。
更看阴沴尽,高檐挂晴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