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山阴徐氏林亭三首·其一见南亭》
《寄题山阴徐氏林亭三首·其一见南亭》全文
宋 / 谢翱   形式: 古风

青林见危构,南山覆其陲。

林居何为此,所爱烟雾姿。

上有鹧鸪鸟,来从溟海湄。

飞止不他乡,畏与宿愿违。

违此顷刻间,万死莫赎之。

而忧中夜露,辛苦湿毛衣。

毛衣岂愿湿,即湿非所辞。

莓苔与薏苡,含弄寄相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山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林亭的幽静与自然之美,同时也融入了对生命、自由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青林见危构,南山覆其陲”,描绘了青翠树林中有一座危楼耸立,远处的南山仿佛覆盖着它的边缘,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林居何为此,所爱烟雾姿”则表达了对林中居所为何在此的疑问,以及对那烟雾缭绕的林景的喜爱之情。

“上有鹧鸪鸟,来从溟海湄”一句,点明了林中有鹧鸪鸟栖息,它们来自遥远的海边,象征着自由与远方。鹧鸪鸟“飞止不他乡,畏与宿愿违”表明它们不愿离开自己的故乡,害怕违背内心的愿望,这种对自由和归属感的追求,与人类的情感共鸣。

“而忧中夜露,辛苦湿毛衣。毛衣岂愿湿,即湿非所辞。”这一段通过鹧鸪鸟在夜晚露水中的挣扎,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即使羽毛被露水打湿,它们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命运,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无常与艰辛。

最后,“莓苔与薏苡,含弄寄相思”以莓苔和薏苡为喻,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或逝去之物的思念,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探讨了生命、自由、命运与思念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谢翱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浣溪沙.咏橘四首·其一

秋染包山树树苍,高低斜缀绛纱囊。

西风飘过满湖香。

未免为奴供饮啖,微闻有叟话沧桑。

霜红露白尽徜徉。

(0)

浣溪沙.偶憩清和庵即事

垒石缘流一径斜,寺门幽似野人家。

西风黄叶响篱笆。

紫入鹦哥名是菊,红归鸦舅色如花。

僧雏竹下自煎茶。

(0)

望江南.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十首·其八

如皋忆,往事倍盈盈。

水郭题名新怅望,板桥话别旧心情。双鬓可怜生。

(0)

梁州新郎三首·其一

朱栏三摺幽花,一径留下,当时人影。

竹香兰露,玉箫低度谁听。

漫忆乘鸾烟雾,踏翠郊原,总是伤心境。

怕回风、吹去也断肠声惭愧,千家紫凤笙。

秦楼换巫云,凝可怜宵燕子,今番定思,往事向谁明。

(0)

沁园春八首·其七

比事属词,敦厚温柔,春秋国风。

是司马游梁,年华正富,虞卿解印,著作弥工。

艮岳烟云,樊楼灯火,一代兴亡在此中。

遗闻所、便针缝锦衲,网缀鱼虫。

敲来几点晨钟,更堪断、森严审异同。

叹东京鼎盛,欢场易散,中原事去,梦境全空。

兀术观图,婆留索地,天使吴山易汴宫。一杯酒。

又一声长笛,才子英雄。

(0)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六

一苇载翁去,岂有羡鱼情。

为爱秣陵秋色,独泛大江横。

不是磻溪隐士,不是富春男子,不乞鉴湖清。

三朝瀛海客,八帙老先生。唤农父,引牛牧,召樵兄。

醉向白苹洲畔,把酒问长庚。

人颂起居八座,翁恋烟波万顷,笑与鹭鸥盟。

何必赤松子,遁迹采黄精。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