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六》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六》全文
清 / 蒋士铨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庚]韵

一苇载翁去,岂有羡鱼情。

为爱秣陵秋色,独泛大江横。

不是磻溪隐士,不是富春男子,不乞鉴湖清。

三朝瀛海客,八帙老先生。唤农父,引牛牧,召樵兄。

醉向白苹洲畔,把酒问长庚。

人颂起居八座,翁恋烟波万顷,笑与鹭鸥盟。

何必赤松子,遁迹采黄精。

(0)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六)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一苇载翁去”,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乘着一叶扁舟,独自一人前往远方的画面,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着,“岂有羡鱼情”一句,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世外,但并无羡慕世俗功名之心,而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为爱秣陵秋色,独泛大江横”两句,点明了诗人对南京(秣陵)秋天景色的喜爱,独自在长江上泛舟,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接下来,“不是磻溪隐士,不是富春男子,不乞鉴湖清”三句,通过对比古代著名的隐士如姜太公、严子陵等,强调了诗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隐士,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三朝瀛海客,八帙老先生”两句,赞美了诗人作为朝廷重臣的阅历与智慧,同时也暗示了其年岁已高,但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唤农父,引牛牧,召樵兄”则描绘了诗人与乡村生活紧密相连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民的亲近之情。

“醉向白苹洲畔,把酒问长庚”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饮酒赋诗,与星辰对话的浪漫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宇宙奥秘的好奇。

“人颂起居八座,翁恋烟波万顷,笑与鹭鸥盟”三句,既是对诗人社会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其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诗人与鹭鸥结盟,象征着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何必赤松子,遁迹采黄精”两句,以古代仙人赤松子为例,表达了诗人并不需要追求仙人的长生不老,而是更愿意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蒋士铨

蒋士铨
朝代:清   字:心馀   号:藏园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生辰:1725—1784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猜你喜欢

吉阳发舟晚抵鄱阳风涛汹涌

万顷波涛走巨艘,赓酬不暇骇吾曹。

天关地轴疑交转,河伯风师莫太劳。

气会江湖何振拔,势吞吴楚自呼号。

旷然心目增多少,俯仰斯游亦伟遭。

(0)

别舍弟克明

不作宗元别,宗元别易悲。

瘦躯犹怯病,殇汝尚含思。

老眼看时态,殷忧入腑脾。

百年能骨肉,贫贱亦何辞。

(0)

游太虚山人别业

寻幽讵敢踏芳园,踯躅苍苔认屐痕。

满地烟霞不近市,数行花柳自成村。

遥知暮雨人酣酒,况是春风客到门。

相见何须话离别,新诗争听对清尊。

(0)

秋兴·其四

落叶掩空斋,虫声益旅怀。

星霜愁桂玉,天地老形骸。

清漏闻三殿,疏砧动六街。

朝班催晓梦,不得到天涯。

(0)

过天津怀刘世美旧同寅二首·其二

万户千门接水云,思君何处再逢君。

西风一笛山阳路,满耳凄凉不忍闻。

(0)

次陈琴窗见寄三首·其三

世事多虞念履冰,旧交零落半晨星。

何当早遂投簪愿,来共山中结草亭。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