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寒岩亦未真,走盘珠子自精神。
三餐煮籺一生事,屡岁斋僧几万人。
铸冶金容瞻气象,圆通天眼悟根因。
欲上伏牛心未了,了心应待再来身。
枯木寒岩亦未真,走盘珠子自精神。
三餐煮籺一生事,屡岁斋僧几万人。
铸冶金容瞻气象,圆通天眼悟根因。
欲上伏牛心未了,了心应待再来身。
这首挽诗描绘了一位喇嘛老僧的形象与精神境界。开篇“枯木寒岩亦未真,走盘珠子自精神”以“枯木寒岩”象征老僧的清苦修行,而“走盘珠子自精神”则比喻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活力,形成鲜明对比。接着“三餐煮籺一生事,屡岁斋僧几万人”展现了老僧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对众生的慈悲,通过煮籺供养僧众,体现了其对佛法的虔诚和对社会的贡献。
“铸冶金容瞻气象,圆通天眼悟根因”两句进一步刻画老僧的智慧与洞察力,他如同观世音菩萨般,以金容示人,以天眼洞悉世间因果,展现出高深的佛学修为。最后,“欲上伏牛心未了,了心应待再来身”表达了老僧对修行的执着与不舍,即使肉体离去,心灵的追求仍在继续,期待在未来的生命中完成未竟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喇嘛老僧形象的描绘,赞美了其高尚的品德、深厚的修行以及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幕府文书一扫空,何妨行乐醉春风。
想闻笑语千山外,正在烟云万叠中。
哢日鸟声喧细碎,照溪花影静玲珑。
苦吟只恐凋肝肾,夫子还宜少黜聪。
脱略纷华自妙年,秉心端喜事金仙。
终期象驭超三界,不羡鹏程越九天。
考疏穷经心尚壮,依仁据德节尤坚。
秋风陡起庭闱念,聊寄脩江一叶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