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孕灵造,显晦洵有神。
寂寞汉魏后,乃复梃斯人。
矫矫秉孤尚,流俗谁相因。
直视千载前,识曲辨其真。
昌运幸中启,群英咸来臻。
玄夜升海日,昭灼开迷津。
众星何历历,周环随北辰。
遂令同心者,周旋若一身。
白日发高唱,青天气益振。
侧身望泰华,可以表嶙峋。
此物孕灵造,显晦洵有神。
寂寞汉魏后,乃复梃斯人。
矫矫秉孤尚,流俗谁相因。
直视千载前,识曲辨其真。
昌运幸中启,群英咸来臻。
玄夜升海日,昭灼开迷津。
众星何历历,周环随北辰。
遂令同心者,周旋若一身。
白日发高唱,青天气益振。
侧身望泰华,可以表嶙峋。
这首诗《五子诗(其二)》由明代诗人徐中行所作,通过“五子”这一主题,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赞颂。
首先,“此物孕灵造,显晦洵有神。”这两句诗以“物”为载体,隐喻着内在的精神力量和智慧。这里的“显晦”,既指事物的显现与隐藏,也暗含着对智慧的深邃理解与洞察力的强调。诗人认为,这种内在的力量或智慧,如同神一般,既有显现之时的辉煌,也有隐藏时的深沉。
接着,“寂寞汉魏后,乃复挺斯人。”这两句诗将时间背景设定在汉魏之后的漫长历史时期,强调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具有独特品质的人。这里的“挺”,即突出、显现之意,表明这些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显得尤为突出,他们的存在仿佛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叛或超越。
“矫矫秉孤尚,流俗谁相因。”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这些人物的独特性格和行为准则。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不随波逐流,面对世俗的压力,能够坚守自我,不被外界影响。这种孤高的精神品质,是他们与众不同的标志。
“直视千载前,识曲辨其真。”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这些人物深刻的理解与认同。他们能够穿越时空,看到历史的曲折与真相,这种洞察力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昌运幸中启,群英咸来臻。”这两句诗描述了在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众多杰出人才汇聚一堂的情景。这里的“昌运”,即繁荣昌盛的运势,象征着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时代。而“群英咸来臻”,则形象地描绘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人物在此时代背景下涌现出来,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玄夜升海日,昭灼开迷津。”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过程。这里的“玄夜”,象征着困难与挑战;“海日”,则是希望与光明的象征。这两句诗寓意着在艰难时刻,人们能够找到指引方向的光芒,从而走出困境。
“众星何历历,周环随北辰。”这两句诗以星空为喻,赞美了众多杰出人物如同繁星般璀璨,围绕着北辰(北极星)旋转,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结构。这里的“北辰”,象征着领导与中心,强调了在众多人才中,领导者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最后,“遂令同心者,周旋若一身。”这两句诗表达了在这些杰出人物的影响下,志同道合的人们能够紧密团结,如同一体,共同奋斗。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白日发高唱,青天气益振。”这两句诗描绘了在阳光普照之下,人们高声歌唱,气氛热烈,充满了活力与激情。这里的“白日”,象征着光明与希望;“青气”,则代表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诗寓意着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人们的热情与创造力得以充分释放。
“侧身望泰华,可以表嶙峋。”这两句诗以泰山和华山为喻,表达了对崇高理想和卓越成就的向往。这里的“侧身”,意味着从侧面观察或思考;“泰华”,则是指泰山和华山,象征着崇高的目标。这两句诗寓意着人们应当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不断追求卓越,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五子”的描绘,展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代发展、人才汇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