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鳞化海凫,不化脑中石。
人生弃井邑,寄处终为客。
常怀坟墓思,永夜良局蹐。
秋风吹蓬颗,累累如布奕。
上为考与曾,下为叔与伯。
岂无故鬼悲,翻念远行役。
服药得神仙,去后唯留迹。
忽梦南游云,相逐孤飞翮。
翔鳞化海凫,不化脑中石。
人生弃井邑,寄处终为客。
常怀坟墓思,永夜良局蹐。
秋风吹蓬颗,累累如布奕。
上为考与曾,下为叔与伯。
岂无故鬼悲,翻念远行役。
服药得神仙,去后唯留迹。
忽梦南游云,相逐孤飞翮。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漂泊与思念,以及对死亡的思考。开篇以“翔鳞化海凫,不化脑中石”起兴,通过鱼化为海鸥和石头不变化的对比,暗示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接着,“人生弃井邑,寄处终为客”,表达了人在世间的孤独与漂泊感。
“常怀坟墓思,永夜良局蹐”,诗人常常怀念逝去的亲人,夜晚时分更是心绪难平。接下来的“秋风吹蓬颗,累累如布奕”,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离散。
“上为考与曾,下为叔与伯”,这里提到的是家族关系,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后代的关怀。“岂无故鬼悲,翻念远行役”,即使在死后,也难以忘怀生前的悲欢离合,尤其是对远方行人的思念。
“服药得神仙,去后唯留迹”,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但最终只能留下生前的痕迹。最后,“忽梦南游云,相逐孤飞翮”,诗人似乎在梦中追寻自由与解脱,与云彩一同飞翔,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恐惧、家族的情感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