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德元国章解后光明溪上》
《与德元国章解后光明溪上》全文
元 / 王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眼见兵连婺女城,吾邦骚乱若为情。

已应恤纬无他策,要复穷经了此生。

少室山人空索价,杜陵野老欲吞声。

荒村避地相来往,日暮班荆盖共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动荡年代中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首联“眼见兵连婺女城,吾邦骚乱若为情”,开篇即点明主题,形象地描绘了战争连绵不断,家乡遭受兵祸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深切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颔联“已应恤纬无他策,要复穷经了此生”,诗人感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百姓的疾苦,似乎已经没有其他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通过研读经典,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表达了对现实无力改变的无奈和对知识力量的寄托。

颈联“少室山人空索价,杜陵野老欲吞声”,这里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隐居的少室山人和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表达了虽有才华却无法施展,内心充满悲愤却又不得不保持沉默的复杂情感。

尾联“荒村避地相来往,日暮班荆盖共倾”,描绘了在战乱中,人们为了躲避灾难而四处流浪,日暮时分,大家聚在一起,以荆条铺地,共享简陋的晚餐,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与苦难,体现了在逆境中人们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社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祎
朝代:元   字:子充   籍贯:义乌来山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自咏五首·其二

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

出为差科头,入为衣食主。

水旱合心忧,饥寒须手抚。

何异食蓼虫,不知苦是苦。

(0)

岁暮

已任时命去,亦从岁月除。

中心一调伏,外累尽空虚。

名宦意已矣,林泉计何如。

拟近东林寺,溪边结一庐。

(0)

三谣·其二素屏谣

素屏素屏,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

当世岂无李阳冰之篆字,张旭之笔迹。

边鸾之花鸟,张璪之松石。

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

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

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

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步障银屏风。

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

贵豪待此方悦目,晏然寝卧乎其中。

素屏素屏,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

尔今木为骨兮纸为面,舍吾草堂欲何之。

(0)

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首惠然报示首数虽等工拙不伦重以一章用伸答谢

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

(0)

池上赠韦山人

新竹夹平流,新荷拂小舟。

众皆嫌好拙,谁肯伴闲游。

客为忙多去,僧因饭暂留。

独怜韦处士,尽日共悠悠。

(0)

早饮醉中除河南尹敕到

雪拥衡门水满池,温炉卯后煖寒时。

绿醅新酎尝初醉,黄纸除书到不知。

厚俸自来诚忝滥,老身欲起尚迟疑。

应须了却丘中计,女嫁男婚三径资。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