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咏五首·其二》
《自咏五首·其二》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

出为差科头,入为衣食主。

水旱合心忧,饥寒须手抚。

何异食蓼虫,不知苦是苦。

(0)
注释
一家:指一个家庭。
五十口:表示家庭人口众多。
一郡:古代行政区域,这里泛指一个地区。
十万户:形容人口众多。
出为差科头:出门在外,担任征收赋税和劳役的负责人。
入为衣食主:回家后成为家庭生计的主要承担者。
水旱合心忧:水灾或旱灾都会使人内心忧虑。
饥寒须手抚:在饥饿和寒冷时需要亲自去照顾家人。
何异:有什么区别。
食蓼虫:吃蓼草的虫子,蓼草味苦。
不知苦是苦:比喻有些人对苦难麻木不仁,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苦。
翻译
一个家庭有五十口人,整个郡有十万户人家。
出去要负责赋税徭役,回来要养家糊口。
无论是水灾还是旱灾都要担忧,遇到饥寒交迫需要亲手抚慰。
这与吃蓼虫的虫子有何不同,它们不知道苦就是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担任地方官吏时的深切感受和责任感。"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表明了作为地方官员所承担的庞大家庭与众多百姓的重托,展现了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出为差科头,入为衣食主"则强调了他们在外处理各种政务,在家中管理家族经济的双重角色。

"水旱合心忧,饥寒须手抚"一句,生动地表达了官员对于自然灾害和百姓生活困苦的关切之情。他们不仅要为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操劳,也要在遭遇洪水或干旱等天灾时,尽力安抚民心。

最后一句"何异食蓼虫,不知苦是苦"则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职责的深刻认识。"食蓼虫"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不自觉中承受痛苦的状态,暗示着即便是在高位的人,也可能不完全意识到自己的辛酸与付出。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员与百姓的生活状态,以及官员内心深处的忧虑和责任感,表现了白居易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他个人对于为民服务精神的坚守。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晚下摩云岭

晓发皋兰望绝岑,马蹄平步入崎嵚。

林藏积雪地含润,山渺素秋天变阴。

满目烟霏窥幻化,四时嵓壑助萧森。

黄河西畔华夷隔,临眺徒伤万古心。

(0)

思乡与伯乔子山限韵同赋

浪曳长裾入帝京,年来却恨少閒行。

鲈肥秋水无张翰,瓜熟春田欠邵平。

亲老凭谁娱晚景,儿痴浑未识方名。

何当拂袖南山去,无数松枝好挂缨。

(0)

送钟邦臣出守广州用杨子山限韵

光明如月静如秋,诗满行囊书满篝。

宦况元从清处得,民情偏向苦中求。

使君便是端阳彦,圣主今无岭外忧。

方岳古来多拜相,道傍先问喘时牛。

(0)

送湛内翰原明出使安南时原明同乃堂还乡

万里宣朝使,争看四牡騑。

眉开黄色霁,身傍白云飞。

化日寰中永,文星海上辉。

行行重回首,仙仗倚皇扉。

(0)

次吉甫山居韵奉寄·其一

流年暗促鬓毛斑,天与高情独爱山。

藜杖穿云邀鹤去,竹林妨月命童删。

放开心上功名念,参透寰中义利关。

回首红尘高十丈,悬知不到翠微间。

(0)

陈天游书白沙元夕诗见遗

坐看团月上帘钩,不夜春城是福州。

万户爆声催上采,九衢花影伴行讴。

楼台暖透红莲吐,岩壑光涵紫雾浮。

信是三山在人境,蓬莱漫向海中求。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