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
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
这是一首描写诗歌创作和交流的诗句,诗人通过自信的笔触展现了对诗歌艺术的掌握与追求。开篇“诗家律手在成都”直接指出了诗人的地理位置和其擅长的诗歌形式,即律诗,并且强调这种才华在成都并不寻常。紧接着,“权与寻常将相殊”则表明诗人对自己诗艺的独特性有着清晰的认识,认为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一句中,“剪截五言”可能指的是处理五言绝句的技巧,而“兼用钺”则是比喻运用诗词如同武士挥舞刀剑。"陶钧六义"可能是指诗歌创作中的六种风格或手法,"别开炉"则象征着诗人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震撼世人,并且认为诗歌是可以随时创作而不乏善可陈的。这里,“惊人卷轴”形象地描绘了读者在阅读到精彩处时的情景,而“随事文章不道无”则展现了诗人的自信和对诗艺的掌握。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一句中,“篇数虽同”可能指的是与他人交换诗作时数量上的平等,但“光价异”则表明诗人的作品价值高出常人。"十鱼目换十骊珠"是用古代货币和珍贵物品的比喻,强调了诗人的作品如同珍宝,不可轻易估量。
整首诗通过对诗歌创作技巧、独特风格以及诗艺价值的自信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艺术成就的肯定和骄傲,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交流诗作时的自我标榜和对作品价值的坚持。
千叶团团一尺余,扬州绝品旧应无。
赏传莒国迁钟虡,移忆胡僧置钵盂。
丛底留连倾凿落,瓶中捧拥照浮屠。
强将绛蜡封红萼,憔悴无言损玉肤。
故相林亭父老知,出群草木尚何疑。
无多产业残花药,几许功名旧鼎彝。
丰艳不知人世别,佳名新换使君诗。
明年会看花尤好,剥尽浮苞养一枝。
无锡铜瓶手自持,新芽顾渚近相思。
故人赠答无千里,好事安排巧一时。
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
枪旗携到齐西境,更试城南金线奇。
〈金线泉,在齐州城南。
〉新诗态度霭春云,肯把篇章妄与人。
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
睡浓正想罗声发,食饱尤便粥面匀。
底处翰林长外补,明年谁送霅溪春。
白发迎新岁,播然国老更。
感时能细说,对酒任徐行。
画轴高分品,诗词妙入评。
疏狂先醉倒,应许恃乡情。
饮阑瓶已罄,话久仆须更。
高会良难得,危言岂易行。
归休便老计,得失任台评。
犹有青编在,它年不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