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新秋,称心良夜,无端诗思盈囊。
正碧天云褪,月朗东厢。
听得松风竹籁,一声声、飞堕琴床。
移情甚、虚中嚼徵,空际敲商。馀音入耳琅琅。
只冰丝几缕,手语都香。念千秋尘网,顷刻沧桑。
赖有寒泉瘦玉,尽忘却、华屋黄梁。
聊共汝、尘襟顿爽,消受清凉。
如水新秋,称心良夜,无端诗思盈囊。
正碧天云褪,月朗东厢。
听得松风竹籁,一声声、飞堕琴床。
移情甚、虚中嚼徵,空际敲商。馀音入耳琅琅。
只冰丝几缕,手语都香。念千秋尘网,顷刻沧桑。
赖有寒泉瘦玉,尽忘却、华屋黄梁。
聊共汝、尘襟顿爽,消受清凉。
这首诗描绘了在宁静秋夜中,诗人聆听润仪弹琴的情景。开篇“如水新秋,称心良夜”,以水喻秋,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清新与宁静,同时点明了时间背景——一个让人感到满足与舒心的夜晚。接着,“无端诗思盈囊”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因琴声引发的丰富思绪,仿佛诗歌的灵感如同泉水般涌出。
“正碧天云褪,月朗东厢”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月光的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远的氛围。“听得松风竹籁,一声声、飞堕琴床”则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将自然界的声响与琴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音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景象。
“移情甚、虚中嚼徵,空际敲商”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音乐对人心灵的触动,仿佛琴声在虚空中回响,引发情感的共鸣。“只冰丝几缕,手语都香”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纯净与优雅,仿佛琴弦上流淌的音符,都散发着香气。
最后,“念千秋尘网,顷刻沧桑”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音乐仿佛能跨越时空,让人心境得以净化。“赖有寒泉瘦玉,尽忘却、华屋黄梁”则通过比喻,赞美音乐如同寒泉与瘦玉,能够洗净心灵,让人忘记世俗的繁华与烦恼。“聊共汝、尘襟顿爽,消受清凉”则是诗人对音乐带来的精神愉悦的直接表达,希望与音乐共享这份清凉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听琴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它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判姓分衔,纵五尺、二分宽窄。
雕镂出,一行细字,堪陪玉尺。
左右分陈监试案,收藏不到司衡席。
认经房、卷面印分明,存稽核。
天人界,鸿沟画、云霄路,函关隔。
发军符,好风吹送,几行飞翮。
半喜犹争文字命,终身已注师生籍。
抱遗珠、借慰老儒心,嗟何益。
妙香不受微尘涴,天仙化人游戏。
群玉山头,瑶台月下,一种神姿明粹。
姚黄魏紫,傥对影风前,总惭形秽。
不染铅华,澹然相向有真契。
灵均芳思正远,洧盘新浴罢,留取昭质。
雪莹仙肌,莲胎佛性,不是人间富贵。
繁华梦里,有清白流芬,更贻孙子,待结同心,素兰香近水。
听深秋鸣蝉,渐催人暮霭,风露初娟。
尚有寻春仙侣,共驰华笺。珠市口,灯街前。
认酒旗、青楼高悬。
又鬓影清尊,袿薰画烛,花惹一庭烟。人生几。
开芳筵。况文园卖赋,难换金钱。
那得朱颜长驻,素蟾长圆。菱镜小,霞衣鲜。
漫揣量、卿怜侬怜。要休忘连宵,双双玉人团扇边。
宛转青山,画栏红处,并肩暗缔香盟。
有花间姊妹,证钿合深情。
恁妆镜、芙蓉暂掩,翠帘珊槛,犹自藏莺。
渐桥边、明月春风,吹老箫声。
梦中彩笔,认萧郎、重到江亭。
只鹦鹉呼来,骊驹唱去,偏自分明。
寄语玉楼红杏,休重误、陌上香尘。
望垂杨城郭,凝眉都待泥金。
正扶病、疏衾偎冷。绿净房栊,湿云催暝。
雨滴空阶,暗闻蛩语共秋醒。
猧儿闲趁,还猛触、煎茶鼎。
待检点银荷,怕蜡泪、前宵红剩。最恨。
是黄昏燕子,芳讯传来无定。
湘帘咫尺,惯撩乱、一栏花影。
便玉笛、诉尽相思,只屏底、更无人听。
更莫忆瑶珰,缄札是他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