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君客余舍,心迹两相忘。
淹留五六载,未忍遽分行。
重逢大比岁,再赋远游章。
感此时运促,顾余毛发苍。
初冠怀奇品,鸣镳擅艺场。
玉温未易售,珠媚自馀光。
桃李时当实,松筠晚更强。
琴音逾古淡,剑气尚寒芒。
二宋才相亚,三苏文各长。
步趋看继武,输写听倾囊。
迟发虞机审,齐飞鹗翼张。
弟先兄合让,父在礼无方。
宾兴声华盛,邮程姓字香。
诸生谁速肖,稚也愧门墙。
曾君客余舍,心迹两相忘。
淹留五六载,未忍遽分行。
重逢大比岁,再赋远游章。
感此时运促,顾余毛发苍。
初冠怀奇品,鸣镳擅艺场。
玉温未易售,珠媚自馀光。
桃李时当实,松筠晚更强。
琴音逾古淡,剑气尚寒芒。
二宋才相亚,三苏文各长。
步趋看继武,输写听倾囊。
迟发虞机审,齐飞鹗翼张。
弟先兄合让,父在礼无方。
宾兴声华盛,邮程姓字香。
诸生谁速肖,稚也愧门墙。
此诗为明代罗洪先所作《送曾月塘携子孟逵仲声赴试》。诗人以深情厚谊,描绘了与友人曾君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子孟逵仲声赴试的殷切期望。
首句“曾君客余舍”,点明了曾君作为客人来访,与诗人相交甚笃。接着“心迹两相忘”一句,表达了两人之间超越了世俗的深厚友谊,心灵相通,彼此忘却了身份和地位的区别。
“淹留五六载,未忍遽分行”描绘了曾君在诗人家中停留了多年,两人相处融洽,不忍分别的情景。接下来“重逢大比岁,再赋远游章”则预示了曾君即将离开,前往参加大比之年的考试,诗人再次为他赋诗送行。
“感此时运促,顾余毛发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曾君年华已逝的关切。以下几句“初冠怀奇品,鸣镳擅艺场。玉温未易售,珠媚自馀光”赞美了曾君才华横溢,如同初冠少年般出众,其作品如鸣镳般在艺术场上独领风骚。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曾君的才华与成就。
“桃李时当实,松筠晚更强”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暗示曾君的才华如同桃李一般正值盛期,而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则如同松筠,即使在晚年也能更加坚强。这不仅是对曾君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其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
“琴音逾古淡,剑气尚寒芒”进一步描绘了曾君的气质与才华,琴音古朴淡雅,剑气凛然,既有文人的高洁,又有武者的刚毅。这不仅体现了曾君多才多艺,更展现了其人格魅力。
“二宋才相亚,三苏文各长”提到宋代文学家,将曾君与这些历史上的大家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曾君才华的高度认可。同时,“步趋看继武,输写听倾囊”则表明曾君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与他人共同进步。
“迟发虞机审,齐飞鹗翼张”运用比喻,形容曾君在学术道路上审慎前行,如同雄鹰展翅飞翔,展现出其在学术探索中的决心与勇气。
“弟先兄合让,父在礼无方”体现了家族间的谦让与尊重,同时也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
最后,“宾兴声华盛,邮程姓字香”描绘了曾君离别时的场景,宾朋满座,声乐繁盛,邮路上留下了他的名字,香气四溢,象征着曾君的离别虽有遗憾,但他的名声与才华将永远被人铭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寄托了对曾君赴试的祝福与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学术精神的佳作。
春回天际,见柳眼翠窥,梅腮粉腻。
日庆三阳,时逢千载,帷幄挺生元帅。
亘古抚今忠义,天下安危注意。
负英伟,信功高耿贾,勋侔霍卫。和气。
东风里,楼阁五云,玉帐环珠翠。
庙食真扬,人怀邵父,当代虎臣难比。
拟把倩桃为寿,莫惜金花沉醉。
受阃寄,佐君王神武,复恢舆地。
乃翁爱书书满楼,万轴插架堪汗牛。
乃翁爱梅梅绕楼,千年老干如苍虬。
梅护群书俗尘绝,书对梅梢滋味别。
有时掩卷静倚阑,檐角一枝擎淡月。
雁行编简相从久,笔砚收功竟无负。
儿孙登楼凛生敬,谓此梅花乃先友。
一新丹雘焕枅栱,黄卷依然对姬孔。
汲泉不是灌梅花,培养君家读书种。
袍香青紫云路同,盛事何翅继乃翁。
后来应有跨灶者,百花头上文正公。
吾知乃翁好梅意,不独区区为名第。
霜飙天地惨无色,谁得东皇第一义。
惟梅气禀独超卓,首送春风入书幄。
对之心地悟理学,此是天民尹先觉。
《寄题长溪杨耻斋梅楼楼乃其先世读书之所》【宋·陈鉴之】乃翁爱书书满楼,万轴插架堪汗牛。乃翁爱梅梅绕楼,千年老干如苍虬。梅护群书俗尘绝,书对梅梢滋味别。有时掩卷静倚阑,檐角一枝擎淡月。雁行编简相从久,笔砚收功竟无负。儿孙登楼凛生敬,谓此梅花乃先友。一新丹雘焕枅栱,黄卷依然对姬孔。汲泉不是灌梅花,培养君家读书种。袍香青紫云路同,盛事何翅继乃翁。后来应有跨灶者,百花头上文正公。吾知乃翁好梅意,不独区区为名第。霜飙天地惨无色,谁得东皇第一义。惟梅气禀独超卓,首送春风入书幄。对之心地悟理学,此是天民尹先觉。
https://shici.929r.com/shici/2ySps9gpK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