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普安馆月中闻琴》
《普安馆月中闻琴》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台寂寂坐昏黄,谁拂龙唇对夜光。

一壑松风惊改调,百年冰炭减回肠。

遥峰自隔孤鸿影,小閤时飘睡鸭香。

长使闻琴兼玩月,定知何处是边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普安馆中,在月光下聆听琴声的内心世界。

首句“春台寂寂坐昏黄”,描绘了春日傍晚,诗人独自坐在空旷的台上,周围一片寂静,光线昏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接着,“谁拂龙唇对夜光”一句,以“龙唇”比喻琴弦,形象地描绘了琴声在夜光中悠扬响起的情景,仿佛有人轻轻拂动琴弦,与夜光对话。

“一壑松风惊改调,百年冰炭减回肠”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松风的自然之音与内心的波动相联系,暗示琴声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如同百年冰炭在心中融化,引发情感的强烈共鸣。

“遥峰自隔孤鸿影,小閤时飘睡鸭香”描绘了远处山峰与孤鸿的景象,以及小室内飘散的睡鸭香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孤鸿象征着孤独与自由,与诗人的处境形成呼应。

最后,“长使闻琴兼玩月,定知何处是边乡”表达了诗人对琴声和月光的深深喜爱,以及对远方边乡的思考。这里的“边乡”不仅指地理上的边远之地,也暗含着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题寿星图寿胡挥使六十

弧南有星光晰晰,溥照八荒开寿域。

降神孕秀应难测,化作人间万夫特。

壮岁风云剑三尺,曾扫欃枪树奇迹。

拂衣一笑归泉石,绿酒黄花供散逸。

转眼流光盈六十,方瞳一双炯如漆。

蓬矢桑弧悬此夕,华筵献寿群仙集。

瑶池蟠桃如日赤,蓬岛琼浆和露碧。

玉皇案上长生籍,姓名特许今增入。

乾坤华腴饱餐食,日月精英长呼吸。

南山之寿焉能匹,直与天地同无极。

(0)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五

徙倚看奇胜,乾坤雨霁时。

林峦含喜色,花鸟似前期。

晴竹黄金影,新梧碧玉枝。

幽亭事事好,不独瞰清池。

(0)

挽平湖沈御史

结庐当墓近黄泉,苫块将除骨已仙。

合院旧僚伤往事,两京新进哭同年。

尚书有表名长在,仆射无儿事可怜。

留得几多章疏藁,难兄和泪为重编。

(0)

送沈秩下第还山中

沈郎读书如好酒,终日喃喃不停口。

愈醉愈贪滋味佳,半夜葩经犹在手。

沈郎作文如作画,万象森罗同造化。

江湖巨眼一见之,争致千金来问价。

读书作文未足奇,胸中抱负谁能知。

立心要做三代士,不数汉唐群小儿。

相逢俗客腰懒折,共骂书生太豪杰。

我言沈郎不独铁作腰,请看沈郎心肠都是铁。

昨日当场选乡试,诸子竞陈椒与桂。

满前辛辣气多烈,掩却太羹玄酒味。

沈郎笑歌归去来,读书更上山中台。

人传沈郎颇不乐,我言此子器量非瓶罍。

劝君且暂居田野,颜渊称舜何人也。

来科夺取黄金榜,上元压倒纷纷先进者。

(0)

徐州十二咏·其七子房墓

辟谷何劳禄万钟,功成志就却辞封。

分明古墓埋青草,始信空言托赤松。

(0)

下邳

日落长河野水昏,青山遥望下邳门。

舟人谩说圯桥近,黄石于今庙尚存。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