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沈秩下第还山中》
《送沈秩下第还山中》全文
明 / 郑文康   形式: 古风

沈郎读书如好酒,终日喃喃不停口。

愈醉愈贪滋味佳,半夜葩经犹在手。

沈郎作文如作画,万象森罗同造化。

江湖巨眼一见之,争致千金来问价。

读书作文未足奇,胸中抱负谁能知。

立心要做三代士,不数汉唐群小儿。

相逢俗客腰懒折,共骂书生太豪杰。

我言沈郎不独铁作腰,请看沈郎心肠都是铁。

昨日当场选乡试,诸子竞陈椒与桂。

满前辛辣气多烈,掩却太羹玄酒味。

沈郎笑歌归去来,读书更上山中台。

人传沈郎颇不乐,我言此子器量非瓶罍。

劝君且暂居田野,颜渊称舜何人也。

来科夺取黄金榜,上元压倒纷纷先进者。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沈郎的读书和作文之态,展现了其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其内心抱负的宏大。沈郎读书如同品味美酒,终日沉浸其中,越读越醉,连半夜都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卷。他作文如同作画,将万物的精妙与自然的造化融为一体,引得众人争相追捧。然而,沈郎的志向远不止于此,他立志成为能影响历史的“三代士”,不屑于与世俗之人交往,甚至被他们视为过于豪放不羁。

诗中以沈郎的读书和作文为线索,不仅赞美了其勤奋好学的精神,也揭示了他内心的坚韧与不屈。面对世俗的误解和非议,沈郎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为所动。诗的最后,诗人鼓励沈郎坚守自我,未来有望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众人之上的佼佼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郎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有志之士的敬仰与期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郑文康
朝代:明   字:时乂   号:介庵   籍贯:苏州府昆山   生辰:1413—1465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你喜欢

翠碧

红襟翠翰两参差,径拂烟华上细枝。

春水渐生鱼易得,莫辞风雨坐多时。

(0)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鱼亭

惠施徒自学多方,谩说观鱼理未长。

不得庄生濠上旨,江湖何以见相忘。

(0)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雠归。

片心惆怅清平世,酒市无人问布衣。

(0)

昆明池侍宴应制

武帝伐昆明,穿池习五兵。

水同河汉在,馆有豫章名。

我后光天德,垂衣文教成。

黩兵非帝念,劳物岂皇情。

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

灵鱼衔宝跃,仙女废机迎。

柳拂旌门暗,兰依帐殿生。

还如流水曲,日晚棹歌清。

(0)

则天门赦改年

圣人宥天下,幽钥动圜狴。

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

笼僮上西鼓,振迅广阳鸡。

歌舞将金帛,汪洋被远黎。

(0)

题李处士山居

卧龙决起为时君,寂寞匡庐惟白云。

今日仲容修故业,草堂焉敢更移文。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