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气英英结紫霞,上方台殿布金沙。
曾寻竺国俱胝石,因识唐朝顾况家。
龙献珠来天欲雨,鹤随丹去井无砂。
两年不到题诗处,想得枇杷又著花。
山气英英结紫霞,上方台殿布金沙。
曾寻竺国俱胝石,因识唐朝顾况家。
龙献珠来天欲雨,鹤随丹去井无砂。
两年不到题诗处,想得枇杷又著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峡山寺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山气英英结紫霞”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紫霞飘渺的景象,展现出山色之美。接着,“上方台殿布金沙”则转而描述了寺庙建筑的布局与特色,金沙铺地,增添了庄严与神秘的氛围。
“曾寻竺国俱胝石,因识唐朝顾况家”两句,通过寻找古代遗迹,联想到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的追思与敬仰。这里提到的“竺国俱胝石”和“唐朝顾况家”,可能是诗人虚构或想象中的地点或人物,用于增添诗歌的历史文化气息。
“龙献珠来天欲雨,鹤随丹去井无砂”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与自然现象的结合,龙献珠预示着即将下雨,鹤随丹而去,井中无砂,这些意象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与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变化。
最后,“两年不到题诗处,想得枇杷又著花”表达了诗人对两年未至的怀念,以及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慨。枇杷花的再次开放,既是对时间流逝的直观体现,也是对生命循环与自然和谐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五日过居庸,十日渡桑乾。
受降城北几千里,出塞入塞沙漫漫。
古来丈夫泪,不洒别离间;
今朝送君行,清泪留馀潸。
生女莫作王明君,一去紫台空佩环。
生男莫作班定远,万里驰书望玉关。
我知骥子坠地无齐燕,我知鸿鹄意气青云端。
草间尺鴳亦自乐,扶摇直上何劳抟!
一衣敝缊袍,一饱苜蓿盘。
岁时寿翁媪,团栾有馀欢。
就令一朝便得八州督,争似綵衣起舞春斓斑。
去年洛阳人,今年指天山。
地远马鞯破,霜重貂裘寒。
朔风浩浩来,客子惨在颜。
扼胡岭上一回首,未必君心如石顽。
君不见,桓山乌,乳哺不得须臾閒。
众雏一朝散,孤雌回颜声悲酸。
寒雁来时八九月,白头阿母望君还!
《送李参军》【金·元好问】五日过居庸,十日渡桑乾。受降城北几千里,出塞入塞沙漫漫。古来丈夫泪,不洒别离间;今朝送君行,清泪留馀潸。生女莫作王明君,一去紫台空佩环。生男莫作班定远,万里驰书望玉关。我知骥子坠地无齐燕,我知鸿鹄意气青云端。草间尺鴳亦自乐,扶摇直上何劳抟!一衣敝缊袍,一饱苜蓿盘。岁时寿翁媪,团栾有馀欢。就令一朝便得八州督,争似綵衣起舞春斓斑。去年洛阳人,今年指天山。地远马鞯破,霜重貂裘寒。朔风浩浩来,客子惨在颜。扼胡岭上一回首,未必君心如石顽。君不见,桓山乌,乳哺不得须臾閒。众雏一朝散,孤雌回颜声悲酸。寒雁来时八九月,白头阿母望君还!
https://shici.929r.com/shici/D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