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住匡庐南面山,飞来峰下略开单。
时情淡薄知音少,吾道彫零行路难。
何必善书须学卫,未应解义必师安。
丈夫不用寻尘迹,自向虚空著羽翰。
师住匡庐南面山,飞来峰下略开单。
时情淡薄知音少,吾道彫零行路难。
何必善书须学卫,未应解义必师安。
丈夫不用寻尘迹,自向虚空著羽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饶节所作的《送广上人》。诗中以送别高僧广上人为背景,表达了对高僧修行生活的感慨与敬仰。
首联“师住匡庐南面山,飞来峰下略开单”,描绘了高僧居住在庐山南面的山中,独自一人在飞来峰下修行的情景,隐喻其远离尘嚣,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颔联“时情淡薄知音少,吾道彫零行路难”,诗人感叹当下的世情淡薄,知音难觅,自己的修行之路充满艰难。这里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对自身修行之路的深刻反思。
颈联“何必善书须学卫,未应解义必师安”,诗人认为,学习书法并非修行的唯一途径,理解佛法的真谛也不一定要依赖于某个老师。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修行方式的独立思考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尾联“丈夫不用寻尘迹,自向虚空著羽翰”,诗人鼓励人们不必在世俗的尘埃中寻找答案,而应该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中,追寻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不仅是对广上人的祝福,也是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状态的描绘和对修行道路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以及对传统智慧的深刻理解。
嗜僻寡同好,意合难语离。
倾盖今几年,盍簪惬心期。
况复王事同,退食陪委蛇。
窥君肺腑中,落落无藩篱。
独有见义勇,褰裳欲从之。
忧时多苦语,怀古更馀悲。
坐使岭海间,冰雪映清规。
我拙倚君重,孤怀良自知。
正如乘雾行,不觉蒙其滋。
人生岂无别,念此尤依依。
维闽号蕃庶,今亦困茧丝。
平时里社游,耳目到隐微。
想当入境初,不待褰车帷。
昼绣匪所荣,民瘼要深医。
看培邦本强,讵止乡国肥。
还归报明主,庙论资扶持。
愿坚岁寒节,慰我别离思。
玻瓈盆外起千鬟,路入空濛紫翠间。
心远最便天宇迥,眼明偏见野云闲。
寒泉宰木留千载,清磬疏钟度两山。
我亦湘城三径在,湖边归去洗尘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