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临武雷令·其二》
《送临武雷令·其二》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去路连崇岭,扁舟上涨涛。

不违将母愿,敢叹独贤劳。

境静归凫雁,庭空长艾蒿。

不妨频拄颊,千里寄风骚。

(0)
注释
去路:前行的道路。
崇岭:高峻的山岭。
扁舟:小船。
上涨:上升,增多。
涛:波涛。
不违:不违背。
将母:母亲。
愿:期望。
敢叹:不敢感叹。
独贤劳:独自的贤者之劳苦。
境静:环境宁静。
归凫雁:归巢的野鸭和大雁。
庭空:庭院空旷。
长艾蒿:长长的艾蒿。
不妨:不妨。
频拄颊:常常用手托腮。
千里:千里之外。
寄风骚:寄托情感与创作。
翻译
前行的道路连接着高峻的山岭,小船在上涨的波涛中前进。
我不会违背母亲的期望,怎敢独自感叹贤者的辛劳。
环境宁静,只有归巢的野鸭和大雁,庭院空旷,只有长长的艾蒿生长。
不妨常常用手托腮,让思绪随风飘向千里之外,寄托我的情感与创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去路连崇岭,扁舟上涨涛"两句,通过高峻的山岭和汹涌澎湃的波涛,形象地描绘出离别之艰难,也映射出了内心的情感波动。"不违将母愿,敢叹独贤劳"表明诗人对朋友的尊重与赞赏,以及对其品格的认可。

"境静归凫雁,庭空长艾蒿"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景。凫雁归巢象征着岁月静好,但庭院中的艾蒿却透露出一丝寂寞,反映出人去场空后的孤独与淡漠。

"不妨频拄颊,千里寄风骚"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深,尽管相隔遥远,但仍希望通过风的媒介,将自己的祝福和思念传递给远方的朋友。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是一篇送别抒发真挚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岊江楼观涨送马子莘北征

霖雨五日风不回,百川流沫连山来。

洪涛拍天浩荡而崔嵬,驱沙走石龙门开。

白日不到地,沧江一何哀。

三山反在八水下,一苇阻绝天之涯。

与君起登江上台,节物感我旷士怀。

六龙行天太阴死,妖蛟孽虺胡为哉。

蜗皇功亏禹德衰,吾恐地轴今将颓。

短歌微吟为君起,丈夫壮年要为者何事。

请君起长楫,共击三千水。

(0)

岁暮坐南雍官舍见山亭偶成三首·其三

霜风悽惨岁华深,木落空庭噪暮禽。

犹有翠筠堪志节,岂无碧水可澄心。

浮生迹似漂流梗,造士功惭跃冶金。

草阁捲帘时自遣,孤吟遥对白云岑。

(0)

送黄以承游辽阳

长亭日暮酒初醒,策马西风问去程。

几处啼猿催客泪,满林落叶送秋声。

鸣笳昼寂狼烟净,贡篚东来鸭绿平。

灯火万家弦管沸,不知辽海是边城。

(0)

次韵送张茂才含赴举

少日遨游天子堂,翩翩雏凤羽毛苍。

遥从北斗看南斗,却过辰阳下缅阳。

绿鬓堪为探花使,青藜应待校书郎。

谁知万里怀亲意,愁见孤云日暮翔。

(0)

送杨纯夫

天府通新籍,毗陵返故居。

三春辞北阙,几日过南徐。

岸柳阴阴接,汀花冉冉疏。

江流日东下,何处觅双鱼。

(0)

赋得万里桥送客

万里桥边树如荠,蜀使入吴真万里。

临岐记取丞相语,万里之行此其始。

英雄一往人代易,锦水汤汤镇如昔。

遗阵空思云鸟形,脩梁已荒车马迹。

旬宣使者家在吴,入蜀今为蜀大夫。

登桥揽辔一回首,慷慨能轻万里途。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