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游曾记出城西,十二圆山紫翠迷。
一阵閒云初过雨,半篙新涨已平溪。
笙歌彩凤空中下,剑化群龙匣底嘶。
何日神丹成九转,从公来听枕中鸡。
浪游曾记出城西,十二圆山紫翠迷。
一阵閒云初过雨,半篙新涨已平溪。
笙歌彩凤空中下,剑化群龙匣底嘶。
何日神丹成九转,从公来听枕中鸡。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圆山康仙祠诗奉次徐梅所知司韵》描绘了一幅闲适而神秘的画面。首句“浪游曾记出城西”点明了诗人曾经的游历经历,出城向西,引人遐想。接下来的“十二圆山紫翠迷”则描绘了圆山的秀美景色,山峦叠翠,色彩斑斓,令人如痴如醉。
“一阵閒云初过雨”写出了雨后天晴的清新景象,云散雨歇,溪水上涨,水面与溪边齐平,暗示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半篙新涨已平溪”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动态画面,表现出水势的缓和与宁静。
“笙歌彩凤空中下,剑化群龙匣底嘶”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笙歌和彩凤、宝剑与龙的形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仿佛仙乐飘渺,宝剑在静谧中低吟,增添了神秘感。
最后两句“何日神丹成九转,从公来听枕中鸡”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仙丹的向往,以及对与朋友共享这种仙境的期待,以“枕中鸡”典故暗寓神仙故事,寓言式的结尾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圆山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吾生足忧患,未老头已白。
鬓间垂素丝,揽镜聊一摘。
星星去虽欣,种种鲜还戚。
颇愁日增多,尽拔复何益。
追思少年时,绿发光且泽。
森然茂云松,岂谓少堪惜。
自从多病后,脱落露广额。
蒲柳姿易衰,日与风霜迫。
萧萧不胜梳,扰扰仅盈搦。
安能上指冠,常恐吹堕帻。
年来涉艰虞,更复非夙昔。
奔驰动万里,漂泊继三谪。
从横蹈危机,侈哆困烦啧。
交游莫援手,仇怨惟下石。
素标宜满头,斑鬓未为逼。
何年运河车,溯补泥丸宅。
华颠复变鬒,去作烟霞客。
憔悴楚江滨,岁晚将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