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把羸蹄蹋霜雪,书成何处献君王。
嵩山好与浮丘约,三十六峰云外乡。
休把羸蹄蹋霜雪,书成何处献君王。
嵩山好与浮丘约,三十六峰云外乡。
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高洁品格。"休把羸蹄蹋霜雪,书成何处献君王"表达的是诗人不愿意自己的才华被权贵利用,即使写成了书,也不知应该呈献给哪位君王,这反映了诗人独立不羁的态度。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不满。
"嵩山好与浮丘约,三十六峰云外乡"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内心的向往和追求。嵩山和浮丘都是古代名山,象征高洁和超脱世俗。"三十六峰云外乡"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归宿,这里既可以理解为自然之美,也可解作心灵深处的理想国度。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更重要的是流露出他对纯净、自由和高尚生活追求的深切情感。
宁知贵公子,本是鲁诸生。
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
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
故乡隔西日,水去连长天。
前路知几许,但指天南边。
怆恨极浦外,隐映青山连。
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
遥羡绣衣客,囧然马首先。
得餐武昌鱼,不顾浔阳田。
屈指数别日,忽乎成两年。
百花已满眼,春草渐碧鲜。
岂是离居时,奈何于役牵。
洞庭有深涉,曷日期归旋。
且作异乡料,讵知携手缘。
离忧未易销,莫道樽酒贤。
昨日看摇落,惊秋方怨咨。
几经开口笑,复及看花时。
世事空名束,生涯素发知。
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