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拔云苍翠起,新篁挟雨枝叶美。
下有数峰莓苔寒,先生俯仰一笑喜。
乘兴把书坐秋风,超然吐论飞长虹。
客星忽去璧月上,陶陶醉卧玻璃中。
老木拔云苍翠起,新篁挟雨枝叶美。
下有数峰莓苔寒,先生俯仰一笑喜。
乘兴把书坐秋风,超然吐论飞长虹。
客星忽去璧月上,陶陶醉卧玻璃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秋风中沉醉于书卷和自然之美的景象。开篇“老木拔云苍翠起,新篁挟雨枝叶美”两句,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老树与新竹在云雨中显得格外精神,充满了生长的活力。紧接着“下有数峰莓苔寒,先生俯仰一笑喜”两句,则是从高处望去,看到山峦之间的莓苔覆盖,呈现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情趣,而先生对此情此景报以会心的一笑,流露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诗人在“乘兴把书坐秋风”一句中,将自己的精神状态与自然融为一体,在秋风中沉浸于书卷之中,似乎读书也成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享受。接下来的“超然吐论飞长虹”则表明诗人在阅读和思考中获得了灵感和智慧,犹如彩虹横跨天际,壮丽而又充满象征意义。
最后两句“客星忽去璧月上,陶陶醉卧玻璃中”,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客星指的是流星,一闪即逝,而璧月则是清澈明亮的月亮。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仿佛沉浸于一片虚幻之中,与宇宙万物合为一体,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极致放松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士人在其中获得的心灵升华,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超然脱俗、与自然合一的追求。
午过桃源县,暮泊白洋湖。
月出水风外,悄然帆影孤。
渔烟澹无际,远梦生菰芦。
飞鹘从西来,松顶相惊呼。
骊龙起深壑,簸弄颔下珠。
白光互凌乱,众星若亡逋。
阴寒交袭人,热痱一个无。
客船争利涉,我独具酒壶。
荒波渺千里,冥冥念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