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郭判官幽斋壁》
《书郭判官幽斋壁》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不妨公退尚清虚,创得幽斋兴有馀。

要引好风清户牖,旋栽新竹满庭除。

倾壶待客花开后,煮茗留僧月上初。

更有野情堪爱处,石床苔藓似匡庐。

(0)
注释
公退:公务之余。
清虚:心境清净。
幽斋:静室。
兴有馀:兴致盎然。
好风:清风。
户牖:门窗。
庭除:庭院。
倾壶:倒满酒壶。
花开后:花开之时。
煮茗:煮茶。
僧月上初:僧人月上。
野情:野外情趣。
石床苔藓:石床上的青苔。
匡庐:庐山。
翻译
趁着公务之余还能保持心境清净,新建了一间静室,心中充满兴致。
想要引来清风,让门窗都透着凉爽,立刻在庭院中种满了新竹。
倒满酒杯等待花开之后再款待客人,煮茶邀请僧人,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
还有那野外的景致更值得喜爱,石床上长满青苔,仿佛是庐山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退隐后在山林中营造的宁静生活场景。开篇“不妨公退尚清虚,创得幽斋兴有馀”表明官员辞去繁华,选择了一个清净的居所,并且对这个新的生活空间感到欣喜。

接下来的“要引好风清户牖,旋栽新竹满庭除”则展示了主人对自然环境的细心呵护和改造,既有追求清新的空气,也有美化庭院的举措,以达到一种生态与人文的和谐。

“倾壶待客花开后,煮茗留僧月上初”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在等待春天花朵开放时的悠闲生活,以及与友人或僧侣共享茶香的愉悦时光。这里的“倾壶”和“煮茗”都是对细腻生活情趣的刻画。

最后,“更有野情堪爱处,石床苔藓似匡庐”则展现了主人对于大自然中某些特定角落的情感寄托。这里的“石床苔藓”营造出一种野性与宁静的氛围,而“似匡庐”则增加了一份仙境般的意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退隐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秦时石酒缸

臃肿窥秦制,曾闻酿酒来。

腹如包括胀,口作并吞开。

北筑饥难疗,东巡醉不回。

痕云疑潋滟,馀沥晕苍苔。

(0)

天竺两峰堂待月

朣朣如水洗新秋,到两峰前凝不流。

曾似丈人祠下看,丹梯飞步玉华楼。

(0)

刘学谕挽章

大信难于浅俗谋,楚人然诺久无酬。

尽摅素蕴知难售,空抱遗经自反求。

数曲短屏林屋晓,半规残壁洞庭秋。

焚舟自是诸郎事,接武东厢两胜流。

(0)

冷水谷桃花未开次竹岩韵

山行两袖皆华风,游人未多花未红。

堂堂春去已无几,晴趁一日来山中。

山人寸金酬天地,都种芳菲留客醉。

粉桃商略待绯桃,坐令羯鼓催无计。

匆匆归兴如酒浓,零落断云流水踪。

明朝乘兴尚可再,应笑武陵蓑笠翁。

判花大手今燕许,收拾是中春一坞。

小待巴东制锦归,尽吹红雨为霖雨。

(0)

吴江道中

蔓滋螟螣燕孙谋,争得嫠砧不怨秋。

筑圃莫嫌登稼少,尚馀荞麦趁霜收。

(0)

夜泊故山·其一

群峰雪后尚崔嵬,行尽黄昏不见梅。

独有故庐山数曲,殷勤推月过溪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