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公退尚清虚,创得幽斋兴有馀。
要引好风清户牖,旋栽新竹满庭除。
倾壶待客花开后,煮茗留僧月上初。
更有野情堪爱处,石床苔藓似匡庐。
不妨公退尚清虚,创得幽斋兴有馀。
要引好风清户牖,旋栽新竹满庭除。
倾壶待客花开后,煮茗留僧月上初。
更有野情堪爱处,石床苔藓似匡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退隐后在山林中营造的宁静生活场景。开篇“不妨公退尚清虚,创得幽斋兴有馀”表明官员辞去繁华,选择了一个清净的居所,并且对这个新的生活空间感到欣喜。
接下来的“要引好风清户牖,旋栽新竹满庭除”则展示了主人对自然环境的细心呵护和改造,既有追求清新的空气,也有美化庭院的举措,以达到一种生态与人文的和谐。
“倾壶待客花开后,煮茗留僧月上初”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在等待春天花朵开放时的悠闲生活,以及与友人或僧侣共享茶香的愉悦时光。这里的“倾壶”和“煮茗”都是对细腻生活情趣的刻画。
最后,“更有野情堪爱处,石床苔藓似匡庐”则展现了主人对于大自然中某些特定角落的情感寄托。这里的“石床苔藓”营造出一种野性与宁静的氛围,而“似匡庐”则增加了一份仙境般的意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退隐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山行两袖皆华风,游人未多花未红。
堂堂春去已无几,晴趁一日来山中。
山人寸金酬天地,都种芳菲留客醉。
粉桃商略待绯桃,坐令羯鼓催无计。
匆匆归兴如酒浓,零落断云流水踪。
明朝乘兴尚可再,应笑武陵蓑笠翁。
判花大手今燕许,收拾是中春一坞。
小待巴东制锦归,尽吹红雨为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