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两袖皆华风,游人未多花未红。
堂堂春去已无几,晴趁一日来山中。
山人寸金酬天地,都种芳菲留客醉。
粉桃商略待绯桃,坐令羯鼓催无计。
匆匆归兴如酒浓,零落断云流水踪。
明朝乘兴尚可再,应笑武陵蓑笠翁。
判花大手今燕许,收拾是中春一坞。
小待巴东制锦归,尽吹红雨为霖雨。
山行两袖皆华风,游人未多花未红。
堂堂春去已无几,晴趁一日来山中。
山人寸金酬天地,都种芳菲留客醉。
粉桃商略待绯桃,坐令羯鼓催无计。
匆匆归兴如酒浓,零落断云流水踪。
明朝乘兴尚可再,应笑武陵蓑笠翁。
判花大手今燕许,收拾是中春一坞。
小待巴东制锦归,尽吹红雨为霖雨。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冷水谷的一次春日山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赞美。
首句“山行两袖皆华风”,以“华风”形容山行时所感受到的繁华景象,暗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游人未多花未红”则点明了此时正值春末,花朵尚未完全绽放,游人稀少,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遗憾的氛围。
“堂堂春去已无几”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的紧迫感,而“晴趁一日来山中”则体现了诗人抓住最后的春光,欣然前往山中欣赏美景的心情。接下来,“山人寸金酬天地,都种芳菲留客醉”描绘了山中人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他们以寸金之财种植花草,不仅美化了环境,也留住了过客的心。
“粉桃商略待绯桃,坐令羯鼓催无计”通过对比不同颜色的桃花,以及暗示羯鼓(一种古代乐器)的节奏,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感慨。最后,“匆匆归兴如酒浓,零落断云流水踪”则以酒的浓烈比喻归心的急切,同时描绘了云散水流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明朝乘兴尚可再,应笑武陵蓑笠翁”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游览此地的愿望,并以“武陵蓑笠翁”的典故,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判花大手今燕许,收拾是中春一坞”赞扬了诗人处理自然景观的大手笔,将春天的美景凝聚于一隅。“小待巴东制锦归,尽吹红雨为霖雨”则预示着诗人将带着对自然的感悟与热爱,回到巴东,继续创作,将这份美丽转化为文字与艺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驾玉龙。
设初虞祭终。
前旌举,天回洛水,路转崧峰。
瞻寥廓,烟霏冲融。
窅无踪。
震地鼓吹悲雄。
谁何羽卫重。
拂云旗帜眩青红。
来渐东。
清尘洒道,修职百神恭。
回首苍茫醅雾雨吹风。
掩泉宫。
□□□□□□□□□寰畿入,山川改容。
鼓钟临近次,千官望拜,涕泪衡从。
人如堵,晨光葱茏。
阙穹隆。
驰道禁水相通。
当年游幸空。
皇仪事毕泣重瞳。
哀未穷。
巍巍馀烈,辉映简编中。
亿万斯年,覆载同功。
维师谢公衮,稷契仰高躅。
公子卷庭闱,西郊作侯牧。
飘繇丹穴凤,灿烂文昌宿。
雅望冠朝端,妙年分陕服。
彩衣照洛水,红旆驱崤谷。
荆山连太华,翠气堆群玉。
长河从天来,回斡卷坤轴。
东奔触砥柱,北向摧平陆。
壮哉山河固,屏翰神明隩。
秦人亦劳止,生气日已蹙。
兵戈困疮痍,赋敛苦敲朴。
使君得召父,庶可饱饘粥。
耕桑遍南亩,礼义兴比屋。
门前长安道,日夕击征毂。
念昔西徂东,经过厌结束。
尔来卧岩谷,十载归天禄。
犹如闭樊笼,恨未随鸿鹄。
隐几思故山,侧身望乔木。
何时拂尘衣,假道西走蜀。
驻马问甘棠,歌谣听淳俗。
《送文周翰出守陕郊》【宋·范祖禹】维师谢公衮,稷契仰高躅。公子卷庭闱,西郊作侯牧。飘繇丹穴凤,灿烂文昌宿。雅望冠朝端,妙年分陕服。彩衣照洛水,红旆驱崤谷。荆山连太华,翠气堆群玉。长河从天来,回斡卷坤轴。东奔触砥柱,北向摧平陆。壮哉山河固,屏翰神明隩。秦人亦劳止,生气日已蹙。兵戈困疮痍,赋敛苦敲朴。使君得召父,庶可饱饘粥。耕桑遍南亩,礼义兴比屋。门前长安道,日夕击征毂。念昔西徂东,经过厌结束。尔来卧岩谷,十载归天禄。犹如闭樊笼,恨未随鸿鹄。隐几思故山,侧身望乔木。何时拂尘衣,假道西走蜀。驻马问甘棠,歌谣听淳俗。
https://shici.929r.com/shici/7ecNk9un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