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学谕挽章》
《刘学谕挽章》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大信难于浅俗谋,楚人然诺久无酬。

尽摅素蕴知难售,空抱遗经自反求。

数曲短屏林屋晓,半规残壁洞庭秋。

焚舟自是诸郎事,接武东厢两胜流。

(0)
鉴赏

这首诗《刘学谕挽章》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以“大信难于浅俗谋”开篇,点明了诚信在世俗中的不易,引出对逝者守信品质的赞扬。接着,“楚人然诺久无酬”一句,运用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逝者坚守承诺的高尚品德,却未得到应有的回报,暗含了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惋惜。

“尽摅素蕴知难售,空抱遗经自反求”,这两句诗描绘了逝者虽才华横溢,却难以在世间售出其才,只能独自寻求内心的慰藉与满足。这种境遇的描述,既是对逝者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暗示了人才被埋没、价值得不到认可的社会现象。

“数曲短屏林屋晓,半规残壁洞庭秋”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象征逝者离世后留下的孤独与寂静。林屋的清晨、洞庭的秋色,既是时间流逝的象征,也寓意着逝者生命的结束与自然界的永恒。

最后,“焚舟自是诸郎事,接武东厢两胜流”两句,以“焚舟”这一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此处的“焚舟”可能是指一种仪式或象征行为,寓意着对逝者的告别与祭奠。同时,“接武东厢两胜流”则暗示了逝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在文学、学术等领域共同成就的辉煌。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性格、遭遇及影响的深情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二

露沐千门柳,风萦九畹兰。

会听莺出谷,行傍采桑坛。

(0)

次僧韵

曾对寒炉细画灰,几番回首重徘徊。

山间已有幽人占,门外宁教俗子来。

老杜句留修觉寺,东坡诗在妙高台。

新凉拟办登山屐,莫待黄花逸兴催。

(0)

蓦山溪

月眉星眼,阆苑真仙侣。

娇小正笄年,每当筵、愁歌怕舞。

水亭烟树,春去已无踪,桃源路。知何处。

往事如风絮。

如今闻道,误剪香云缕,闲系小乌纱,更无心、浅匀深注。

三山路杳,终不是人间,知谁与。吹箫女。

共驾青鸾去。

(0)

落梅

玉树分明照夕流,粉痕翻为碧苔留。

三更枝上玲珑雨,乱滴寒香一夜愁。

(0)

凤凰台

一径逶迤草自芳,何为不复更翱翔。

应须旧国还宣武,别有高台在建章。

白鹭背花寻塔路,赤乌冲柳集宫墙。

中兴不比偏安事,且对梧桐荐羽觞。

(0)

萧山县下遇雨二首·其二

悠悠心厌出江沙,过得丘亭转落斜。

村店自知行客倦,劝尝新酒卖甜瓜。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