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迎来,风送去。黯黯别时绪。
别了谁堪,见了又无语。
拚教暮翠朝红,更番欢慰,难抵过、更番离苦。
奈愁许。昏黄斜日城西,垂杨两三树。
树上黄鹂,交影啄烟絮。
烟边一带疏棂,一重帘子,是昨夜、梦曾留处。
月迎来,风送去。黯黯别时绪。
别了谁堪,见了又无语。
拚教暮翠朝红,更番欢慰,难抵过、更番离苦。
奈愁许。昏黄斜日城西,垂杨两三树。
树上黄鹂,交影啄烟絮。
烟边一带疏棂,一重帘子,是昨夜、梦曾留处。
这首《祝英台近》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思念。开篇“月迎来,风送去”,以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离别的情景,月之迎接,风之送行,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地展现了离别的氛围。接着,“黯黯别时绪”直接点明了离别时沉重的心情。
“别了谁堪,见了又无语。”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沉默,即使再次相见也无法言说心中的情感。接下来的“拚教暮翠朝红,更番欢慰,难抵过、更番离苦。”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即使在短暂的欢聚中也能感受到离别的痛苦,这种痛苦难以被欢乐所抵消。
“奈愁许。昏黄斜日城西,垂杨两三树。”黄昏时分,城西的斜阳映照在垂杨树上,这一场景不仅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可挽回。最后,“树上黄鹂,交影啄烟絮。烟边一带疏棂,一重帘子,是昨夜、梦曾留处。”黄鹂在树间穿梭,烟絮飘散,这些意象都与离别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相呼应,而“梦曾留处”更是直接点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
几看星月在,犹带梦魂行。
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
苍茫平野外,渐认远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