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这首诗是隋末唐初的诗人许敬宗所作,名为《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游人倦蓬转”一句,通过“倦蓬”来形容游子的疲惫不堪,暗示长时间的旅途劳顿。“蓬转”则是指草蓬随风摇动,象征着游子行踪无定。这里的“蓬”也可以理解为道路上的杂草,它们在风中摇曳,似乎也是在诉说着远行者的孤独和寂寞。
“乡思逐雁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往往与离别、思念相关联,这里“逐雁”意味着随着大雁的迁徙,诗人的乡愁也随之而来。
“偏想临潭菊”一句,通过“偏想”表达了诗人心中特定的向往和怀念。而“临潭菊”则是指那些生长在溪边的野菊花,它们通常与幽静、孤寂等意境相连,这里用以表达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最后,“芳蕊对谁开”则是在问这些美丽的野菊,最终是为谁而绽放。这里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似乎在询问自己的存在价值,以及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美好,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胸中造物可与友,笔下骚人真是奴。
共传排佛似迁愈,独喜赋梅追隐逋。
盘空未念鸱腐鼠,在野宁无驹束刍。
时时造席闻妙语,谬辱知己非夷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