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
《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全文
隋朝 / 许敬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0)
注释
游人:旅行者,此处指远离家乡的人。
倦:厌倦。
蓬转:像飞蓬一样四处飘荡,比喻四处漂泊。
乡思:思念家乡的情感。
逐:跟随,随着。
偏想:特别想念。
临潭:靠近水潭边。
菊:菊花,此处在特定情境下可能象征着家乡或某种情感寄托。
芳蕊:芳香的花心,这里特指菊花的花蕊。
对谁开:意指花开无人欣赏,引申为思念无人知晓或共享。
翻译
旅行者厌倦了漂泊的生活,思乡之情随着大雁的南归而愈发浓烈。
尤其想念那潭边的菊花,它美丽的花蕊又为谁而绽放呢?
鉴赏

这首诗是隋末唐初的诗人许敬宗所作,名为《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游人倦蓬转”一句,通过“倦蓬”来形容游子的疲惫不堪,暗示长时间的旅途劳顿。“蓬转”则是指草蓬随风摇动,象征着游子行踪无定。这里的“蓬”也可以理解为道路上的杂草,它们在风中摇曳,似乎也是在诉说着远行者的孤独和寂寞。

“乡思逐雁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往往与离别、思念相关联,这里“逐雁”意味着随着大雁的迁徙,诗人的乡愁也随之而来。

“偏想临潭菊”一句,通过“偏想”表达了诗人心中特定的向往和怀念。而“临潭菊”则是指那些生长在溪边的野菊花,它们通常与幽静、孤寂等意境相连,这里用以表达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最后,“芳蕊对谁开”则是在问这些美丽的野菊,最终是为谁而绽放。这里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似乎在询问自己的存在价值,以及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美好,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介绍
许敬宗

许敬宗
朝代:隋朝   字:延族   籍贯:杭州新城   生辰:公元592年—公元672年

许敬宗(公元592年—公元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猜你喜欢

泊秦淮雪中一绝

不知门外月波寒,但觉樽前酒量宽。

向道东风莫吹去,暂教楚客作花看。

(0)

至宿闻陆昭中病痁

伟干亭亭叹辙鳞,弊裘破帽厌京尘。

一官耻作儿女态,扁舟去卜渔樵邻。

他乡未办饘粥计,何物更能寒热人。

努力扶持饱吃饭,秋风江上正鲈莼。

(0)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其十

我在龙潭直下居,西来应不少双鱼。

故人南浦如相忆,为寄平安尺素书。

(0)

次韵李伯纪舍人招饮

胸中造物可与友,笔下骚人真是奴。

共传排佛似迁愈,独喜赋梅追隐逋。

盘空未念鸱腐鼠,在野宁无驹束刍。

时时造席闻妙语,谬辱知己非夷吾。

(0)

容斋书事二首·其二

方丈孤城角,风来梦亦醒。

分明更无事,俯仰忽忘形。

小室尘谁扫,空亭柏自青。

生涯任流转,天地一浮萍。

(0)

容斋书事二首·其一

南国馀梅润,东墙更竹阴。

门庭迂市井,草树似山林。

客寄吾家是,斋居古意深。

微风过枕簟,何有万黄金。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