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馀梅润,东墙更竹阴。
门庭迂市井,草树似山林。
客寄吾家是,斋居古意深。
微风过枕簟,何有万黄金。
南国馀梅润,东墙更竹阴。
门庭迂市井,草树似山林。
客寄吾家是,斋居古意深。
微风过枕簟,何有万黄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南国馀梅润”,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南方湿润的气候中,梅子还未完全凋谢,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东墙更竹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东墙边竹影婆娑,为画面增添了几分雅致。
“门庭迂市井,草树似山林”两句,对比强烈而富有诗意。门外看似繁忙的市井生活与内心向往的山林之境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疏离感。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客寄吾家是,斋居古意深”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在异乡寄居,却能感受到如同古时文人雅士般的生活氛围,这既是对当前生活环境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最后一句“微风过枕簟,何有万黄金”,以微风拂过床席的轻柔景象,比喻心灵的平静与满足,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自然和谐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幸福无需外在的物质财富,内心的宁静和平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海上金风洗残暑,溪边黄叶飘四五。
故人教铎天一涯,迢递千峰隔秋渚。
昔年胶漆桑梓间,心比白鸥閒更閒。
一帆清兴波间月,千里离情海上山。
百壶鸡黍春风面,几度莼鲈忆乡县。
吟边晚岫叠云屏,醉里寒溪澄素练。
常怀太白对清樽,也识希夷望白云。
半帘潭影鱼双跃,一枕松阴鹤不群。
自惭流落临江曲,寂寞芸轩隔深竹。
遥待仙舟海上还,论文共剪西窗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