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居自笑亦因缘,风月平分又眼前。
山水古来文字迹,东南今日主宾筵。
重将萸菊寻高会,莫向蓬莱问散仙。
赢得九衢同引领,虹光上烛满江天。
楼居自笑亦因缘,风月平分又眼前。
山水古来文字迹,东南今日主宾筵。
重将萸菊寻高会,莫向蓬莱问散仙。
赢得九衢同引领,虹光上烛满江天。
这首诗描绘了宾旸楼落成后的宴饮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雅与豪情。首句“楼居自笑亦因缘”,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身处高楼的独特感受,似乎在说,这楼居生活虽非刻意为之,却也自有其乐趣所在。接着,“风月平分又眼前”一句,点明了宴饮的环境,风和月色平分了眼前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山水古来文字迹,东南今日主宾筵”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巧妙结合,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文人聚会的高雅。山水的痕迹,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而今日的宴饮,则是文人交流的盛宴,展现了东南地区文人聚会的盛况。
“重将萸菊寻高会,莫向蓬莱问散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气氛。诗人提议再次聚集,寻找如同茱萸菊花般高洁的聚会,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不沉溺其中,体现了文人的洒脱与追求。
最后,“赢得九衢同引领,虹光上烛满江天”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聚会的壮观景象。九衢(九条大道)的人们一同仰望,虹光映照着江天,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聚会的热闹与盛大,也寓意着文人之间的精神共鸣与心灵交汇,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雅致与豪情,以及对自然、历史、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